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3 / 3)

聽到徐光啟的話之後,朱由校頓時就興奮了起來。

這是這一段時間難得的好消息,能夠讓自己高興一下。

燧發槍研製完成的話,代表著大明的火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除此之外,火炮如果能夠刻畫膛線的話,那麼就代表著能夠精準的命中目標,這對火炮威力的提升是很重要的。

另外鋼炮的生產也步入正軌了,雖然暫時還不能夠做到全鋼炮,但是也已經很好了。

鋼炮取代銅炮,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銅的可塑性雖然更好,但是產量低造價高。

鋼就沒有這個缺點,同時鋼炮可以做到更輕的重量、更大的口徑,這也是鋼炮的優勢。

所以在聽到這兩個消息之後,朱由校才會如此興奮。

“很好,朕明天就去百工院看看。”朱由校笑著說道。

實在是沒想到百工院的進度居然如此之快,看來那些人也是用了心用了力的。

不過朱由校也知道,徐光啟來和自己說這些,就是在為他們請功。

不過這個功勞是要給的,不能涼了人心。所以明天自己親自過去一趟,很有必要。

誇獎一下他們,給一些賞賜讓他們更有動力,這就是自己這個皇帝該做的事情。

“除了百工院之外,皇莊那邊也有結果了。”徐光啟再一次說道。

“年初的時候,臣在皇莊那邊開辟了田地,開始嚐試種新的作物,有的結果比較好,但是有的比較不盡如人意。”

“不過番薯已經有了結果,看長勢應該不錯,而且也都已經成熟了。臣想著全都給挖出來,然後看看結果怎麼樣。”

徐光啟臉上帶著笑容說道:“如果合適的話,明年就可以嚐試推廣出去了。”

事實上,在種植番薯這件事情之上,徐光啟是非常上心的。

原因也很簡單,作為一個有見識能做事的官員,他當然知道糧食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麼。

隻有能夠吃飽肚子,才能夠談其他的問題。

這一點朱由校也很清楚,於是他笑著說道:“這可真是一件好事情,朕要親自去看看。”

比起徐光啟,朱由校更知道這些糧食代表著什麼。

大明越來越不太平,各地的天災越來越多,同時還夾雜著人禍,這就讓百姓的生活更加的艱難。

如果自己不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大明還是會烽煙遍地。這是自己不願意看到的。

隻不過人禍還能夠控製,但天災是真的沒有辦法。地球不安穩,自己也不能讓地球安穩下來。所以解決糧食的問題,就永遠排在第一位。

兜裏有糧心不慌,無論是百姓還是皇帝,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

哪怕隻是把土豆種出來,這幫助也是很大的。

雖然後世人不把土豆當主食,可是在大明這個時代,土豆做主食也比沒有吃要好。

再說了,把土豆當主食的國家也不是沒有,沒有什麼不能吃的。可以嚐試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做土豆餅,或者是其他的方式。

這方麵朱由校知道的不多,但是可以讓老百姓自己去弄。畢竟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自己會找到應該怎麼吃,怎麼吃好吃。

就是不知道土豆吃多了會不會放屁?會不會腸胃不好?

搖了搖頭,將這種亂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朱由校覺得是不是可以研究弄點粉條出來,然後做成涼粉,或者酸辣粉,成為高端的貴族食品。

讓百姓做出來能夠賣掉,也算是一份收入。

徐光啟看著在發呆的朱由校,沒有去打擾他。

原因很簡單,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和陛下談話的時候,陛下走神了。

他已經習慣了,自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打擾陛下,安靜的等著才是王道。

半晌之後,朱由校終於從自己發散的思維中收回來。

看了一眼一臉淡然的徐光啟,朱由校說道:“明天朕和你一起去。哦,明天不行,明天要去百工院。”

“那就後天吧。後天朕和你一起去皇莊看看,看看愛卿忙碌了近乎一年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