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2 / 3)

趙秉忠手握通政司,掌握著天下的通政司密探,在陳洪看來就是密探。

有了他們之後,趙秉忠的權力可想而知,想要打探消息也再容易不過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和他相好沒有壞處。如果錦衣衛那邊自己還能說得上話的話,那麼這邊就無所謂了。

正所謂有備無患,交好一下總沒有壞處。這是陳洪和趙秉忠說這些的初衷。

雖然沒有取得什麼進展,也沒有達成什麼共識,但是沒有關係,這才是第一次嘛。慢慢來,以後機會多的是。

事實上,陳洪還是不了解趙秉忠,否則他就會知道自己做了無用功。

趙秉忠可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忠實信徒,對太監沒什麼好感,同時心裏麵隻有律法。

對於嚴懲兩個字,趙秉忠可是貫徹得很到底,他是絕對不會和陳洪搞在一起的。

所以無論陳洪做什麼都是白搭。

兩個人各懷心思的走到了裏麵,隻不過臉上同樣帶著虛假的笑容。

來到西苑湖邊的時候,趙秉忠還是忍不住讚歎眼前的景色。雖然不是第一次來,可是每一次看到都非常非常的震撼。

如果在一個清風徐徐的天氣裏麵泛舟湖上,當真是一件美事。

可是趙秉忠也知道這事成不了。這是陛下的湖,其他人不要想著在這上麵劃船了。

不過好像陛下不太喜歡劃船,總是坐在岸邊坐搖椅。

其實是趙秉忠不知道,朱由校一樣很想泛舟湖上去船上釣魚,但是,他怕“落水”。

看了一眼走過來的趙秉忠,朱由校上下打量了他的一番,笑著說道:“身帶煞氣,沒有事情帶著殺伐之氣?看來愛卿今日進宮是要殺人的。”

“讓朕猜一猜,是不是密奏那邊有反應?有人上了什麼奏折,讓愛卿如此生氣?看愛卿的模樣,估計此事怕是不小啊。”

這個當然是朱由校半蒙半猜的。

首先,趙秉忠的臉色的確很難看,而且一副怒氣衝衝的樣子,還露出了發狠的樣子,這一看就是要收拾人。

其次,趙秉忠那邊也沒有其他的事情,能讓他如此生氣的,估計也就是密奏的事情。

最後,其實朱由校早就料到了,一個新衙門的建立,怎麼樣才能夠樹立威信呢?

當然是幹一票大的。所以趙秉忠一定會選擇一個大人物來動,最好能夠震撼整個朝廷,讓所有人都知道通政司的存在,讓所有人都知道通政司是認真的,讓所有人都知道他趙秉忠是認真的。

如此一來,方能夠震懾所有人。讓那些小看他趙秉忠和通政司的人,乖乖的收起那些小心思。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聽了朱由校的話,趙秉忠連忙躬身說道:“聖明無過陛下!”

“請陛下過目,這是洛陽縣送來的密奏。”說著,趙秉忠將手中的密奏呈遞給陳洪。

陳洪不敢怠慢,連忙雙手接了過來,直接送到朱由校的麵前。

伸手將陳洪手中的題本拿了過來,朱由校翻看了一眼,臉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表情也認真了起來。

他看著趙秉忠說道:“愛卿果真大手筆。”

說完,隨後向後翻了翻,朱由校看了一眼落款,洛陽知縣陳奇瑜。

又是一個熟悉的名字。

隻不過現在自己的關注點不能放在人的身上,而是放在這一份奏折上。

在這份奏折上麵,陳奇瑜參奏了好幾個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河南知府。

在這個奏折裏麵,陳奇瑜寫了河南知府的一些事情,比如貪贓枉法、搜刮地皮、收受賄賂、攤派各種寫得很詳細。

在後麵,陳奇瑜還寫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河南府各地方官員配合某大戶侵奪百姓田地的事情。

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這種事情大明每天都在發生。

陳奇瑜上這樣的奏折,朱由校不意外,原因也非常的簡單,這種事情本身就是大事,而且很多,有地方官員上這樣的題本不意外。

自己還可以順著這一條道查一下,估計這樣的事情很多,能查出很多人。

隻不過陳奇瑜彈劾的這個大戶不一樣。這個大戶,是位於洛陽的一個藩王,即大名鼎鼎的福王。

按照輩分算的話,福王應該是自己的皇叔。皇爺爺萬曆皇帝,可是很疼愛他的這個小兒子。

當然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鄭貴妃。

這期間發生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據說便宜老爹的死和鄭貴婦也有關係,現在她還在宮裏麵蹦著呢。

甚至有記載客巴巴和鄭貴婦也有勾結,至於真假,那就不得而知了。

看來這個陳奇瑜在此時上這樣一份題本,這顯然是在向自己施壓。

朱由校看了一眼趙秉忠,自己的這個臣子在推波助瀾。

說白了,一句話,他們想看看自己的決心。如果自己弄出來的這個通政司隻是針對文官的話,那麼他們和錦衣衛東廠就沒有什麼區別,隻是皇帝手裏麵的一把刀。

這是他們不願意見到的。如果自己不做這件事情的話,恐怕想做通政司就做不成了,從朝野到地方上的文官全都會反對,這一點絕對不會改變,就像現在他們看不上魏忠賢和駱思恭一樣。

陳奇瑜上了這麼一份題本,趙秉忠就來了一個順水推舟。

一群老狐狸玩的都很溜,估計這個消息應該傳出去了吧。

朱由校抬起頭看著趙秉忠,說道:“這份密奏除了你之外還有其他人知道嗎?”

“回陛下,還有人知道,都是通政司的文書,他們負責拆解這些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