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之中,紛紛擾擾,隻不過牽扯到的問題就那幾個,大家來回的在討論著這一段時間的熱點,也就是與朝廷有關的和與百姓有關的。
與朝廷有關的,比較受關注的就是福王事件。
與百姓有關的,就是如意豆種的事情。
這兩件事情暫時還沒有什麼答案,大家都在等著皇帝表態。
可是皇帝最近請大家吃飯之後,就躲到了西苑去,似乎沒有什麼表態的意思。
至於如意豆種的事情,已經有了更進一步的消息。
最開始,朝中有大臣希望陛下能夠免費發放如意豆。
然後輿論上就有消息出來了:那是陛下的皇莊種的糧食,你們怎麼好意思讓陛下拿出來呢?
當然了,反駁的也很多,總之就是吵成了一團亂。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主動上了題本。這一次是以都察院的崔成秀為首的一些人,他們上了題本,請陛下把如意豆拿出來賣。
同時崔成秀還提出了一個施政觀點。
這還是他第一次這樣做。用他的話說,他所代表的形式方式或者施政觀點,就是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去解決問題。
這一次如意豆種事件就是崔呈秀立場的集中展現。
讓皇帝拿出如意豆種免費發給大家,這是一種占便宜的行為,同時也是不現實的。除了激怒陛下之外,沒有什麼其他的作用。
當然,如果陛下把所有的如意豆全都留在宮裏麵用來吃,這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天下百姓,嗷嗷待哺,急需要高產的糧食種子。陛下身為天下的帝王,自然應該為表率,應該把種子拿出來。
為了兼顧這兩種需求,那麼發賣如意豆種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於是朱由校在得到了這些題本之後,下旨褒獎了崔呈秀,同意了這樣的做法。
內務府開始販賣如意豆,同時也會將種植的方法告訴賣種子的人們。
這個決策出來之後,除了真的想要占便宜的人,大部分還是滿意的,花錢買種子對於他們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他們本身也不是缺錢的人,都是一些產量的大戶,家裏麵的土地也很多,所以花點錢買種子,遠的來說,利大於弊。
在這樣的情況下,內務府再一次被推到了前台。
雖然皇上說要發賣如意豆,可是怎麼賣、有多少,這是一個大問題。
於是內務府大總管張國紀又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家門口也是門庭若市。
西苑之中。
解決了土豆發賣這個問題之後,朱由校終於放鬆了下來。
坐在搖椅上輕輕地搖動著,手上還拿著一個蒲扇輕輕地扇了幾下,整個人透出一股慵懶和閑適。
他現在唯一要想的事情就是土豆應該買什麼價?
首先,這是糧食,至少也要和稻米一個價,而且還得是精稻米。
其次,現在這個東西它是種子,所以它的價格應該更高一些,翻個兩倍三倍的不成問題。
不過自己身為皇帝,也應該顧及一下名聲,賣太貴了也不太好。可以轉換一下思路,這個價錢讓國丈來提也挺好的。
畢竟自己是皇帝,生養在深宮之中,對糧食的價格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詢問一下國丈也很正常,畢竟他負責發賣。
想到這裏,朱由校覺得自己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原因也很簡單,自己身為一個皇帝,禮賢下士、虛心聽取臣子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是一個作為皇帝的優秀品質。
朱由校覺得自己離明君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當然了,這隻是自我感覺而已。
這個政策出來之後,肯定要會挨罵。隻不過挨罵的不會是自己,而是老丈人。他進內務府,不就是這個用嗎?
看來自己還是個有先見之明的皇帝。
抬起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陳洪,朱由校說道:“去一趟內務府,把國丈找來。”
陳洪聽到這句話之後,連忙說道:“是,皇爺,奴婢這就去。”
說完這句話之後,陳洪連忙轉身向外麵走了出去,準備去找國丈。
在陳洪走了之後,朱由校則是在琢磨自己該怎麼辦,確切的說,該定怎麼樣的價格?
剛剛製定的策略肯定不行,那是在自己還要顧忌名聲的情況下才製定出來的策略。
現在自己已經不需要名聲了,那麼剛剛的策略自然就不需要了。
張國紀不知道陛下找自己做什麼,不過猜一下,也大概猜得到可能和如意豆的事情有關係。
這段時間內務府的大事情就是如意豆,陛下讓他發賣。
外麵早就已經鬧騰起來了,大家都在想著該怎麼從張國紀手上便宜的拿到更多的如意豆。甚至有的人願意付出高價,隻求能夠拿到更多的如意豆。
可是張國紀心裏麵清楚,雖然陛下是讓他發賣,可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能夠做主的,很多事情他說的不算。
顯然這一次陛下讓他進宮,就是有他說的不算的事情了。
跟著陳洪來到西苑,張國紀臉上的表情很嚴肅。
最近一段時間,他十分的低調,因為他在外麵的名聲已經越來越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