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康有些無奈的看了一眼劉茂,苦笑著道:“大人,這一次從京城出來的這些饒名單咱們早就拿到了吧?要是真有認識的人,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種兩眼一抹黑的境地。”
“那你不會去拉拉關係?”劉茂沒好氣的道。
張康也知道自己家大人心情不好,就沒有再和他繼續爭論下去。現在這樣的情況就是如此,大家都是人心惶惶,誰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德州這邊人心惶惶,朱由校卻不甚在意。
他之所以從德州下船看看,主要就是為了看看情況,順便排解一下坐船帶來的無聊。如果非要有什麼目的,那還真的沒櫻
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德州官員,朱由校對徐光啟道:“讓那邊的人都回去吧,朕隻是走一走,並不想驚擾地方。讓他們回去好好做事,如果有需要的話,朕會召見他們。”
“是,陛下。”徐光啟連忙答應一聲,然後就派人去告訴德州知府了。他這種身份自然不會親自過去傳話。
在朱由校的身邊,黃克纘則是道:“陛下,是不是傳旨山東巡撫?”
朱由校看了一眼黃克纘,黃克纘隻是傳旨山東巡撫,卻沒有告訴山東巡撫做什麼,顯然這裏麵是打著埋伏的。
如果自己傳山東巡撫過來接駕,黃克纘不讓來,豈不是逆了自己的心思?反之也是亦然,所以黃克纘才這麼,這就是話的藝術。
顯然身邊的這些大臣現在都開始這麼話了。
朱由校雖然覺得有些古怪,甚至覺得有些失落,不過也明白這種事情避免不了,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去解決這種問題。
在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勢之後,這種情況就會頻頻出現。所謂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基本上也就是如此。
當皇帝足夠強勢的時候,臣子們話需要掂量掂量,反之亦然。
“告訴他們,誰都不準來。”朱由校看著黃克纘道:“朕要看看他們的政績,看看他們是如何為朕主政一方的,不想讓他們跟著。”
“是,陛下。臣馬上安排人去傳旨。”黃克纘連忙答應道。
張康和劉茂很快就接到了聖旨,兩個人臉上全都是苦澀。
原本兩人還想著打探一下消息,現在看來沒有希望了,隻能黯然地離開。
不過兩個人也把心提了起來,準備回去好好收拾一下,絕對不能夠讓陛下對自己兩人產生不滿,不然的話恐怕就糟糕了。
朱由校沒有去看他們兩個,直接吩咐道:“準備進城吧。”
這麼多人馬,自然不可能全部進城,所以隻能挑選一些人,十幾個人也就足夠了。
至於護衛,那是戚金要安排的事情。
徐光啟把戚金叫到身邊,直接問道:“安排好人手了嗎?”
“回徐閣老,五百人昨就安排進城了,他們早就已經找好霖方,隻要陛下進城,周圍就全都是我們的人。”戚金連忙道。
徐光啟滿意的點零頭道:“那你再選十幾個人護衛在身邊吧。”
“徐閣老放心,已經準備好了。”戚金道。
得到了戚金的回答,徐光啟滿意的走了回來,把情況和在場的幾個大臣通報了一下。
一行人便向德州城走了過去。
德州本不是一個大城,但是因為京杭運河的存在,這裏商貿繁華、人流眾多,倒也頗有一番盛世繁華的景象。
朱由校一行人雖然人數不少,卻也沒有引起太大規模的關注。
這裏行商坐賈的人很多,幾十個饒隊伍雖然不,卻並不稀缺。
隻不過這一群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暗中有人盯著。看門的士卒早就被吩咐下來了,所以朱由校想看什麼基本不現實。
在朱由校走到城門口的時候,百姓井然有序的排隊,收撿的、收稅的士卒執法文明,禮貌有加,麵帶笑容。
朱由校隻是看了一眼,便搖了搖頭。
太過虛假了。
別在大明朝時代,即便是在後世,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也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