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向西才是最有利的決定。
不過徐鴻儒不會把這種想法告訴王好賢。如果他說了,王好賢可能直接就選擇跑了。
在徐鴻儒的心裏麵,攻下濟寧城,抓住狗皇帝,才是最好的結局。
看著王好賢,徐鴻儒知道不能夠讓他這樣下去了,於是直接說道:“我們現在的情況你也知道,等到朝廷的大軍合圍,我們想走都走不了了,到了那個時候就隻有死路一條。”
“趁著現在還能動,總要搏一個生機。隻要我們打到濟寧城下,那麼整個山東就會亂成一鍋粥,各地的軍隊就會去勤王,我們手下的人馬才會有喘息之機,其他各地方的堂主也才有機會聚攏人馬。”
“等到了那個時候,各地烽煙四起,天下大亂,隻要抓住狗皇帝,那麼我們的大業就能夠得成。現在不是猶豫的時候,我們幹的本身就是掉腦袋的營生,沒有時間在這裏猶豫了。”
王好賢抬起頭看著徐鴻儒,臉上的表情也猙獰了起來,用力的點頭說道:“聽你的!”
在這一刻做出這樣的決定,王好賢也是下了大決心的。
兩人商量好了之後,便開始調集人手。
一部分人佯攻曲阜,大軍則是悄無聲息地向濟寧進發,繞過圍捕的官軍,直接奔赴濟寧城。
與此同時,濟寧城之中。
朱由校有些厭煩了。
山東這裏的事情不平定下來,朱由校還不能走。
可是在濟寧城裏呆了這麼多天,該走的地方也走了,該逛的地方也逛了,朱由校實在是不知道該到哪裏去了。
至於山東的事情,在朱由校看來,要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到了今時今日這個地步,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想要徹底滅了孔家已經不可能了,那些反賊實在是不爭氣,自己要對付孔家,也隻能是抄沒一些家產、罰沒一些土地。除此之外,想要再做什麼就不太現實。
當然了,如果自己能夠記仇,回京城之後暗戳戳的派人再搞一些小事情,一點一點的割肉,最後把孔家給割沒了,那個時候也不會有人說什麼,甚至都不會有人看一眼。
光明正大的行動到現在得停下來了。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魯王府。
魯王府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了。朱由校也罰沒了錢財、抄沒了土地,拿掉了魯王府一半的財產,可以說也足夠了。
同時朱由校還罰懲了其他的宗室、懲處了貪官汙吏,抄家也抄了不少。
這幾天,濟寧城出發了不少船回京城,全都是運送這些財產的。
雖然朱由校還可以繼續搜刮,但是已經不能再刮了。如果再刮下去,整個山東都廢了。
不過在這一次的戰鬥表現中,孟家可比孔家爭氣多。孟子的後人自發組織了民壯,居然還打得挺好看。
顯然孔家這個衍聖公的爵位真的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人一旦被捧到高位上就容易飄。
山東的事情,朱由校已經辦完了,剩下的就是收尾了。
收尾的事情自然不用朱由校這個皇帝親自來做,交給徐光啟他們就行了。甚至連徐光啟都不用,可以把陳四海放在這裏收尾,根本就不會有問題。
沒有事情做,朱由校自然就覺得厭煩了。
從屋子裏麵走出來,朱由校看著從外麵走進來的徐光啟,臉上露出了無奈的表情。
這是朱由校三天內第二次見到徐光啟到這裏來了。
說實話,朱由校都有一些不想見徐光啟了。
“臣徐光啟,參見陛下。”見到朱由校之後,徐光啟連忙行禮。
徐光啟自然是一絲不苟,不過朱由校臉上卻沒什麼笑容,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說道:“愛卿今日過來有什麼事情嗎?”
“回陛下,臣來請陛下回京。”徐光啟說道。
朱由校歎了一口氣。
這已經不是徐光啟第一次提出這個意見了,這幾天他就一直在鼓動朱由校回京城去。
用徐光啟的話來說,山東的叛亂已經不成氣候,那些反賊被剿滅也就是這些日子的事情,陛下在這裏也沒有什麼意義。接下來安撫百姓、平靜山東,這都是官員們要做的事情,根本不是陛下要摻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