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2 / 2)

“那都是和戰事有關的東西。一旦陛下對收複全遼動了心,朝中接下來的主要方向就全都是這些。無論是練兵還是鑄造軍器,全都要依靠孫承宗和徐光啟兩人。”

“孫承宗甚至要請旨去沈陽,這是要做什麼?遼東的事情一直都是朝中的一塊心病,自從薩爾滸之後,無時無刻都不壓在人心上。你以為陛下不在意嗎?陛下不在意,就不會花這麼多錢練兵。”

“孫承宗去了遼東統帥大軍,那是去打仗嗎?那是去立功。至於徐光啟,在朝中統轄百工院的事宜,那也是立了大功的。”

“現在朝中主推的是皇家書院改革,做主的是馮從吾,那是咱們的人。孫承宗和徐光啟這兩人都盯著權力上了。”

“他們就不怕打敗了?”黃克纘遲疑著說道。

“打敗了?”韓爌冷笑了一聲說道:“你以為孫承宗是什麼人?”

“現在遼東的情況你清楚,我也清楚。熊廷弼已經站穩了腳跟。那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朝廷調集了大軍過去,必然是要出擊的。”

“可是誰也沒說要全殲野豬皮。先把清河鐵嶺打下來不好嗎?隨後逐步向北推進,蠶食野豬皮的地盤。”

“以前孫承宗又不是沒提出過這種方略,他到了遼東肯定會這麼幹。到了那個時候,野豬皮肯定會被他壓一通。”

“一年兩年的可能隻有小收獲,過個三年五年的,野豬皮必然會死傷慘重,肯定毫無還手之力。再加上朝中百工院的配合,說不定都用不了三年五年。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就是攜大功立於朝堂,你我如何自處?”

“說不定,到時候我就要退位讓賢了。這內閣首輔大學士的位置,也就和我沒什麼關係了。你別忘了,咱們雖然掌握著皇家書院改革的事情,可是禮部尚書可是沈霆鈞,那可是徐光啟的人。”

“孫承宗和徐光啟兩個怎麼會走到一起呢?”黃克纘疑惑的問道:“這兩個人平日裏並不對付呀。”

“什麼叫誌同道合?無非就是想做同一件事情而已。這兩人一直都想強軍,一直都想收遼東。現在有了機會了,怎麼可能不把握?”

“你看著吧,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後,這兩人的聲望肯定會得到很大的提升。那些想要收複遼東的人,肯定會趁水摸魚捧他們兩個人。”

“何況薩爾滸之戰一直是很多人覺得恥辱的事情,這一次朝廷如果能夠報仇血,也能讓人心出一口鬱悶之氣。你覺得支持孫承宗他們的人會少嗎?”

“何況剿滅野豬皮本就是國家大義,很多人都會讚成的。”

這一點黃克纘能夠想到,無非就是想要撈取一些資本罷了。

如果能夠觸動陛下,讓陛下動心,到時候誰的嗓門大,誰就能引起陛下的注意,將來升官加爵不在話下。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黃克纘想了想說道:“咱們總不能反對啊。”

韓爌他們實在不想讓孫承宗和徐光啟把事情做成,可是這件事情真的沒有辦法反對,本身就是正義之事,誰反對誰就是奸賊。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能夠明目張膽的反對。如果消息傳出去,外麵不一定把韓爌二人罵成什麼樣。

“不急不急。”韓爌笑著說道:“陛下現在沒有做決定,也就代表陛下的心裏麵並不讚同他們的話。咱們也沒必要直接反對,隻是現在時機不成熟罷了。”

“新軍編練沒有完成,各地也是多災多難。遼東的局勢現在很安穩,沒必要重啟戰端。”

“可是這樣容易被罵。”黃克纘想了想說道。

大明朝的讀書人,他可是知道的。這種對外妥協的言論被有心人稍稍利用一下,那麼肯定就會成為自己的弱點,外麵的人不定會把自己罵成什麼樣。

鼓吹強硬,才是主流的思想。

“當然不能大張旗鼓的說了。”韓爌笑著說道:“私底下和陛下說一說就行了。”

“至於他們想把事情鬧起來,我們隻要把注意力轉移出去就行了。我還有一件大事沒弄完。”

黃克纘看著韓爌問道:“你說的可是孔家的事?”

“對啊!”韓爌笑著說道:“這一次不是改革皇家書院嗎?不如就把孔家的人搬出來。陛下對孔家的人看不慣,可是孔家的人對改革皇家書院也是有好處的。”

“把孔家的人拿出來,這件事情夠大了嗎?一旦把這兩件事情弄到一起,朝野上下和讀書人都會關心這件事情。遼東的事情有誰會放在心上?他們想要在遼冬推的事情,可就沒那麼容易實現了。”

“不過有一件事情也要上點心,那就是遼東的事情咱們也要有所布置,不能到時候全都是他們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