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目光掃過幾個人,道:“諸位愛卿免禮吧。”
參謀處的幾個人當中,有英國公張維賢、成國公朱純臣,還有袁可立和李之藻。
至於孫傳庭,此時已經不在參謀處當中了,而是去了西親軍統領衙門。
所以現在參謀處之中,也就隻有眼前這四個人了。
等到張維賢他們都坐下之後,朱由校道:“這一次朕找諸位愛卿來,是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們商量一下。”
張維賢四人聽了這話,連忙坐直了身子,等著自家陛下繼續。
“想必遼東的戰事,諸位愛卿也已經知道了。”朱由校的目光掃過張維賢等人道:“這一次遼東能夠打贏,朕的心裏麵很高興,可見熊廷弼調配得宜,遼東上下將士用命。”
“朕想和諸位愛卿商量的事情,就是關於遼東將士的賞賜。”
張維賢等人聽了這話之後,臉上的表情沒什麼變化,但是心裏麵都不禁有一些狐疑。
這件事情還要商量一下嗎?
陛下不是已經讓內閣來做這件事情了嗎?
難道陛下想把這件事情交給參謀處?
這的確是一個好事情。能夠從內閣拿過這個權力,對於參謀處來絕對是好事情。
先不內閣願意不願意給,即便是願意給,現在是不是有些晚了?
不過既然陛下這麼,張維賢他們也不能什麼,隻能等陛下把話完。
“自大明立國以來,大明的爵位就隻到伯,這一點想必諸位愛卿都很清楚。”朱由校繼續道:“朕的意思,就想改一改爵位。”
聽了朱由校的話,所有人的臉色都是一變,實在是有一些繃不住。
爵位,一直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
大明的爵位曾經也很多,後來廢除的隻剩下了伯爵,再往下就沒有了。所以大明朝的勳貴,數量上確實沒有那麼多。
還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當年太祖皇帝可是殺了不少勳貴。如果不是成祖皇帝造反之後又封了一些勳貴,恐怕勳貴的數量比現在還要少很多。
現在皇帝又要動爵位,不得不讓人心裏麵沒底氣。
陛下這是要做什麼?
朱由校也沒有繞圈子,直接道:“朕想要重開子男的爵位,就從這一次遼東開始,用來重獎遼東的將士。”
這件事情在朱由校的心裏麵盤旋了不短的時間。他琢磨了很久,隻不過一直沒有恰當的機會用來實行。
這一次既然遼東有了這樣的機會,朱由校怎麼可能放過?
公侯伯子男,大明沒有後麵兩個,對爵位的控製一直也比較嚴格。
不過朱由校也不覺得這是什麼好事情,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所有東西不動就會顯得特別死板。而朝廷之上的這些爵位,自己也不可以輕易亂動。
這個世界上無論什麼東西,隻要多了,它就變得不值錢了。貶值就是這麼來的。
朱由校想要扶持新的勳貴,爵位就必須要動一下,同時也要給軍中的將士們一個希望。公侯沒有辦法給,但是子爵、男爵還是可以想一想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會使軍中湧出一批拚搏的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大丈夫博的就是封妻蔭子。
而且新的勳貴崛起,必然會衝擊到老的勳貴。到了那個時候,就會鉚動起來。朝堂上的這些老家夥,自己也可以看著收拾。
收拾了老家夥他們,也有人接替,軍中的勢力也會有了階梯。不會擔心收拾了老家夥,後麵沒有人頂上來會出什麼亂子。
這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朱由校唯一擔心的可能就是要多支出一點俸祿。
可是朱由校根本就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所謂錢這個東西,拿到手了就是要花的。皇帝不能夠做守財奴,花錢隻是看能不能創造更大的利益。如果可以的話,那這個錢就可以花。
朝廷本就花錢養了一堆沒有用的閑人,比如勳貴,比如勳戚,又比如宗室。
再養一些有功的將士也不算什麼大事情,隻要自己這一次能成功,後麵再想開刀那就容易的多了。
預先取之,必先與之,這個道理朱由校很明白。
張維賢等人沒想到皇帝的居然是這件事情。不是要動大家的爵位,而是要重新給男爵和子爵。
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的確是一件好事情。無論是對在外征戰的將士,還是對他們在場這些臣子來,這都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