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開信之後,熊廷弼快速看了起來,臉上的表情漸漸從剛開始的輕鬆變得越來越嚴肅。
皇帝給的信,那就是聖旨。雖然是私下裏的密信,但是重要性一樣。
在這封信裏麵,朱由校首先肯定了熊廷弼的戰功;其次,對熊廷弼沒有辜負自己的信任進行了一番誇獎。但是在信的最後,才了事情的關鍵。
這一點,熊廷弼心裏麵也很清楚,陛下很明確的告訴他要謹慎。在這個時候,切記驕兵必敗,他的任務就是守好遼東。隻要能夠保證沈陽和遼陽不丟,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不要妄想著出兵,也不要想著出擊。大明經不住再一次的潰敗,現在穩妥是最關鍵。
熊廷弼知道,陛下這是害怕他重蹈薩爾滸之戰的覆轍。一旦再來一次薩爾滸那樣的潰敗,大明在遼東的實力就徹底沒有了。到了那個時候,真的就是被動挨打。一旦沈陽和遼陽丟了,建奴就徹底掃清了西進的道路,可以隨時去進攻蒙古。而大明隻能看著,沒有辦法阻止。
在原本的曆史上,唯一能夠起到牽製作用的,是皮島的毛文龍。
因為有毛文龍存在,有袁可立在登來對他進行支援,所以他們能夠牽製住皇太極,讓他不能西進去打蒙古,至少不能夠盡全力的去打。
在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之後,毛文龍的手下徹底投降了皇太極。這導致了皇太極可以徹底放開手腳,無論是向東進攻朝鮮,還是向西進攻蒙古,全都沒有了牽製。
在這樣的情況下,戰局就變得越發不利。
現在朱由校想要的,不是什麼收複遼東。以熊廷弼手上的實力,想要收複遼東根本就不可能。即便能夠打贏幾場仗,在戰略上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朱由校不允許他胡亂出手。
如果被這一次的勝仗衝昏了頭腦,很容易犯下更大的錯誤。
現在遼東的軍隊士氣高昂,也不過就是因為守城勝了罷了。這與野外對戰不一樣,遼東軍隊的堅韌性不夠,真的麵臨苦戰,他們不行。也就是打順風仗沒問題,一旦逆風很容易出問題。
熊廷弼看到這封信,臉上不知道擺什麼表情。
事實上,這段時間以來,熊廷弼的心裏麵也很高興。雖然還沒有飄,但是對於建奴已經起了輕視之心。
在熊廷弼看來,努爾哈赤已經死了,建奴苟延殘喘,不足為患。等到他好好收拾一下,必然能夠收複鐵嶺、開源和清河。到了那個時候,建奴就徹底被他堵死了。
這段時間的兵力外擴,其實已經有這個先兆。熊廷弼想試探著碰一碰。
放下手中的信,抬起頭看著廖忠,熊廷弼道:“錦衣衛是不是看著我的?”
要知道,在遼東的軍中,做監軍的人也不少。除了監軍太監魏朝以外,就是眼前的這個錦衣衛了。在戰前錦衣衛突然換了人,肯定就有這個原因。
事實上,熊廷弼不應該這麼問,但他沒忍住。他是一個心性耿直的人,不喜歡把什麼事情藏在肚子裏。
看了一眼熊廷弼,廖忠沉默了一會,道:“京城之中沒有給我們什麼命令,隻是讓我們及時彙報。這也是我們的職責,陛下對大帥還是很信任的。”
聽了這話之後,熊廷弼心裏麵舒服了不少,他現在就很擔心陛下的懷疑。
如果陛下不信任他,那他以後在遼東就舉步維艱。之所以能夠在遼東開創這樣的局麵,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陛下對他的信任,錢糧從來沒有缺過,各種新式裝備也一直在往遼東送。
這一戰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戰果,主要原因就是遼東增加了那麼多的火炮。
隻要沒有失去陛下的信任,那一切就都還來得及。
廖忠看著熊廷弼直接道:“大帥,現在軍中的情況你也知道,很多人覺得建奴不足為患。可是當年薩爾滸之戰的時候,建奴比現在還衰弱,可結果呢?”
“陛下不是不打,隻是時機不合適罷了。年前剛剛發生了山東的叛亂,這一年以來,各地的災荒也很多,光是地震就發生了好幾次。朝中的錢糧很緊張,實在支撐不起大戰。大帥身為陛下信任的臣子,應該明白陛下的苦心。”
事實上,廖忠的這番話都不應該。隻是一直以來看著熊廷弼在遼東盡心盡力,廖忠沒忍住。
這些事情在錦衣衛當中算不上什麼太大的秘密。錦衣衛原來的指揮使許顯純此時也已經被擼了下來。朝廷裏麵的情況,他們更了解。
今年朝廷如果不是在山東搞了一筆錢,恐怕又是一個難過的一年。
所以廖忠勸熊廷弼的話,算得上是肺腑之言。
“大帥可能不知道,陛下在宮裏麵每頓飯隻吃四菜一湯,已經半年沒有添過新衣服了。”廖忠看著熊廷弼繼續道:“陛下一直以來省吃儉用,宮裏的修建都已經停了下來,就是為了節省,為了給付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