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2 / 3)

而且遼東的兵力大家也都知道,雖然人數不少,可是真正能打硬仗的卻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兵分兩路絕對不是什麼好計。

熊廷弼看了一眼孫傳廷,臉上有一些狐疑。

他不知道這個孫傳庭是故意這麼的,還是因為他真的這麼想的。畢竟從剛剛他的所作所為來看,並不像這麼愚蠢的人。

而且熊廷弼也相信皇帝,當今的皇帝是一個知人善任的好皇帝,從他用自己就能夠看得出來,這樣的皇帝不應該用一個蠢貨,所以孫傳庭應該不是這樣的人。

難道是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真的是這樣嗎?

熊廷弼看著孫傳庭直接問道:“那不知道孫大人怎麼分兵?”

孫傳庭站起身子,走到地圖的前麵,伸手指點了一個位置道:“兵分兩路,一路出擊到清河鐵嶺一線,另外一路出去到這裏。”

眾人聽了孫傳庭的話,全都看向他所指的位置。

下一秒,所有人的臉色都是一變。

這個位置他們當然知道是哪裏,在遼東的他們非常熟悉。

從遼陽一路向北,孫傳庭所指的位置就是東寧衛。如果按照後世的地圖來看,這裏就是本溪及其市區。

當然了,大家吃驚的不是這個,而是東寧衛旁邊是建州衛。

建州衛其實是建奴的老巢,因為擔心那裏太過於靠前,容易受到大明的攻擊,所以這些年努爾哈赤把政治中心轉移到了赫圖阿拉城。赫圖阿拉城位於後世的撫順新賓縣,原建州三衛所在的位置也就成了抵禦明朝的前線。

誰也沒想到孫傳庭會想打建州衛。

不過隨著孫傳庭的話,大家倒也發現了這件事情。

東寧衛所在的位置,的確是一個很要命的位置。這裏被打下來,明軍可以一路向北,直接攻打赫圖阿拉城。所以黃台吉絕對不允許這裏有所損失。

黃台吉的兵力大家都知道,絕對不可能支持兩線作戰,隻能集中優勢兵力先擊敗一個。

如果大明從建州衛攻打東寧衛,那黃台吉勢必要來建州衛救援,根本不可能顧得上鐵嶺清河一線。

孫傳廷目視了眾人一圈,道:“兵法有雲,攻敵所必救。這裏,就是建奴必須要救的地方。隻要我們從遼陽一線出兵,攻打東寧衛和建州三衛,黃台吉就不可能不來救援。建州衛是他們最要命的地方。”

“而鐵嶺和清河一線的人馬就可以趁機直接攻打過去,無論是收複還是佯攻都不會有問題。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兵分兩路是最合適的。一路人馬攻打鐵嶺清河,另外一路人馬則是攻打建州衛。”

“可是人少了也打不下來。”熊廷弼有些遲疑的道:“而且這個地方沒有什麼高大的城池。在野外和建奴對戰,恐怕不是好的方法。”

在這一刻,熊廷弼更加領悟了陛下的意思。

為什麼要守?為什麼在滅了努爾哈赤之後也要守?

因為大明在遼東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精兵強將根本就沒有。在一對一的情況下根本打不贏,一對二的情況下很可能會敗,一對三的情況下或許能打個平手。

就像現在的自己,帶領七萬人馬攻打鐵嶺清河一線,還要擔心人家和自己決戰。這種感覺真的很憋屈。

熊廷弼看了一眼孫傳庭道:“如果兵分兩路,很可能最終誰都打不下來。黃台吉很可能不顧鐵嶺清河一線,直接在這個位置消滅你們。”

熊廷弼指了一下東寧衛的位置道:“趁勢攻打遼陽。到了那個時候,遼陽的守衛不足,沈陽也沒法派出援兵,很可能會導致把遼陽丟了。到時整個這部分,就全都丟了。”

“不需要派出遼陽的人馬。”孫傳庭看著熊廷弼直接道:“我們去就行了。”

這話出來之後,屋子裏麵頓時鴉雀無聲。

要知道,孫傳庭隻有五千人馬。以五千人馬攻打建寧衛,很可能最後的下場就是被圍殲。

熊廷弼也明白了孫傳廷的想法,這家夥就是不想跟他一起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