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登基已經八年了,和臣子們相處了這麼長時間,朝堂之上的臣子流動地一點兒都不歡快。
所以無論是皇帝還是臣子,相互之間都已經足夠了解。所有人都知道當今陛下的脾氣。
隻要是陛下提出來的事情,你有建設性的意見,然後主動去承擔把事情辦好,那麼你的功勞就不會,陛下不會吝嗇賞賜。
這已經是被證明過無數次的事情,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崔呈秀。
在朝廷的眾臣來看,崔呈秀這個人就是個不學無術之輩,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力。可就是因為陛下看重,所以崔呈秀一直都是被提拔的人。
在幾年前搞書院改革的時候,崔呈秀就很是費心幹了一番。其中的齷齪事情有很多,所有人都知道。
可即便是這樣,在書院改革的事情成功之後,陛下還是給了崔呈秀非常豐厚的賞賜。
在朱童蒙調走之後,崔呈秀順利成為了都察院的一把手,現在就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
外麵已經有人在呼籲讓崔呈秀入內閣了。雖然不知道是誰搞出來的,但終歸是有人這麼,也不知道哪一陛下就會讓他進入內閣。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不會想著把事情辦好?
誰都想和崔呈秀一樣,尤其是像袁應泰這樣的人。當初在遼東的時候,袁應泰雖然沒有發什麼錯誤,但還被換下來了。
而頂替他的人是熊廷弼。
在遼東這麼多年,熊廷弼不但穩定住了遼東的局勢,而且還屢立戰功,甚至用大炮打死了努爾哈赤。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都看得出來陛下為什麼重用熊廷弼。那麼袁永泰的處境就更加的尷尬了,陛下不信任他,不信任他的能力。
熊廷弼幹得越好,袁應泰就越丟人。如果熊廷弼幹得不好,反而讓袁應泰也能夠得到一些好處。
不過好處也有限,畢竟熊廷弼如果幹得不好,證明陛下識人不明。
就像當年袁紹殺田豐一樣,如果那一戰他打贏了,田豐還能活下來;那一戰袁紹打敗了,田豐就隻有死路一條。
原本大家以為袁應泰也會是這個下場,遼東的局麵那麼好,他就會被陛下扔到一邊去,絕對不會再用。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陛下重新啟用了袁應泰,而且還給了重任。隻不過袁應泰一直沒有把位置坐穩也就是了。
顯然這一次是個機會,如果袁應泰把事情辦好,那麼位置也就坐穩了。
盯著他位置的人可就有些不開心。畢竟朝堂之上的位置也就這麼幾個,你坐上去就沒有我的了。
加上當今陛下不喜歡折騰朝堂,自從上一次大規模的罷免官員之後,到現在為止,朝堂之上的官位還沒變,內閣之中還是那幾個人。
雖然增加了一個崔景榮,但是孫承宗也被調到了參謀處。朝廷高層的穩定,可以保證政策的延續性。這是好處。
壞處就是下麵的人沒有辦法升上來,有的人都已經等不及了,所以朝堂之上甚至有一些壓不住。
這一次這件事情,袁應泰出頭了,就有些人看不下去。
對於自己的處境,袁應泰根本就是非常的清楚,他很明白自己現在位於什麼樣的境地,稍有不慎就萬劫不複。
在這樣的情況下,袁應泰可不敢行差就錯,關鍵還是要立功,不然位置做不好。
現在袁應泰終於有了這樣的機會,怎麼可能放過?
“是,陛下。臣回去之後就拿出一個章程。”袁應泰連忙答應道。
既然是一個好機會,那就要好好的把事情做了,不然的話就容易出問題。
朱由校看著袁應泰,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
“好了,這件事情完了,我們下一件事情。”朱由校直接就轉移了話題。
下麵的臣子們有一些發愣,這件事情就這麼決定了嗎?這是不是有一些太快了?
可即便是如此,他們也知道沒有辦法,陛下決定的事情就是決定了。
朱由校站起身子道:“下承平日久。百姓安居樂業。自朕登基以來,大明蒸蒸日上,國庫日用充足,國泰民安,多靠諸位愛卿盡心盡力。”
在自吹自擂這方麵,朱由校還是很有心得的,現在已經能夠做到臉不發紅心不跳,而且態度誠懇、言辭懇切。
白了就是自己誇自己的時候,都能夠把自己感動。所以朱由校這話的時候,語氣生動、情感真情。
下邊的人聽著這些話,臉上也露出了感慨和敬佩的神情。
當今陛下什麼都好,這份自吹自擂是改不了了。當然了,陛下也夠得上這樣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