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朱由校也不知道情況會怎麼樣,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對他下手。
雖然後世關於大明有很多亂七八糟的陰謀論,但是曆史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
這一次是坐船去江南,不知道會不會落水?
但是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做。如果這一次自己不去,江南的事情終究會流於表麵,無論派誰過去,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就像魏忠賢搗毀的東林書院、抓了東林黨一樣,這結果不會有什麼改變。
所以在這樣關鍵的時候,朱由校去這一次,是為了一戰定乾坤。隻要這一次他贏了,那麼整個大明就會拐上不一樣的路。
這一次一定要過去,即便是有危險,朱由校也要去做。
不過朱由校也相信,自己有了防備,沒有人能夠對他做什麼。
向前走了幾步之後,朱由校看到了站在門口的戚元功。這個年輕人現在已經成熟了不少。
年前戚金去世了之後,戚元輔接任了他爹的位置,繼續統領著皇家親軍衙門。
戚元功則是一直護衛在朱由校的身邊。
經過幾次擴充之後,朱由校的這支親衛已經達到了三千人,這也是他這一次敢南下底氣。
即便自己真的落了水,他們也能把自己救上來。
“陛下。”戚元功見到朱由校之後,連忙躬身行禮。
戚元功的年紀也不小,臉上也都是胡子,但依舊魁梧壯碩。
朱由校對戚元功點了點頭說道:“前兩天你的長子降生了?”
“是,陛下。”戚元功連忙答應道。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隨手從身上摘下了一塊玉佩,扔給戚元功說道:“拿回去給他玩,將來也是一個有出息的。”
戚元功頓時就激動了起來,連忙伸手接住玉佩,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
這些年,皇帝對他們戚家可以說是信任有加,無論是他的老爹還是他們兄弟。
現在自己家的兒子出生了,皇上給了賞賜,還是從身上拿下來的玉佩,這意義非同凡響!
這可是皇帝看中的呀,這就是一個情分,將來兒子入仕途之後,必然會被高看一眼。
朱由校走了過去,伸手拍了拍戚元功的肩膀說道:“朕知道你的本事,也明白如果把你送到沙場之上,肯定能夠立下赫赫戰功。現在你跟在朕的身邊,倒是搓磨了你一身本事。”
“能夠護衛陛下的安全,是臣的福氣。”戚元功連忙說道。
“行了,起來說話吧。”朱由校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這一次南下,說不定就會有什麼危險。所以把你的人都帶上,有什麼事情的話也好伸伸手。你的功勞朕一直記著,放心,不會虧待你的,好好幹。”
“是,陛下,臣明白。”戚元功連忙答應道。
這倒不是戚元功說假話,而是他的心裏話。不看以後的賞賜,單單看現在就知道陛下對他們一家有多麼的看重。這樣的知遇之恩,足夠他去賣命。
“好好準備一下吧,這兩天就要出發。”朱由校拍了拍戚元功的肩膀,背著手往裏麵走去。
朱由校也要收拾一下,也該離開這裏,踏上這一次的旅程了。
四月初九,宜出行。
今天是個好日子。
朱由校的心情非常的好。
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完成之後,他終於可以離開京城去南京了。
通州碼頭停著一條船,朱由校已經登上了船。
前前後後有很多船護衛,不少船隻上拉著跟隨的大臣。
而在運河的兩岸,兩支人馬也在不停的前進。
他們此時已經散開了,在不斷的探查周圍的情況,同時也在向前探查,看看岸邊是不是有人圖謀不軌。
這樣的出行其實是花費比較大的,很多情況下,大臣們都不會同意。如果用的是國庫的錢,很可能會造成國庫空虛。
這也就是朱由校有錢,用的是自己的錢,所以才讓大臣們沒那麼反對激烈。
事實上,大臣他們反對也沒用,朱由校鐵了心就要去。
船離開了通州之後,一路南下,路邊都沒有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