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揚州城得到了另外一個消息,皇帝要駕臨揚州了。
一時之間,揚州城上下更是風起雲湧,所有人都在等著皇帝的到來。
朱由校來到揚州的這一,揚州城開門了,不過依舊是隻能進不能出。
至於揚州城的貨物供給,自然是沒問題的。內務府調集了船隻車輛將大批的物資送進來,供應揚州城自然是沒問題,隻要沒有人囤積居奇,那就能堅持很久。
在這個時候有人敢囤積居奇嗎?
答案是沒有。
韓家和葉家的倒台,預示著整個揚州上層的淘汰。大商人都已經不行了,沒有人敢幹囤積居奇這樣的事情。中商人忙著和內務府接洽,想要從內務府的大單當中分一杯羹。
原本還在收購的內務府覺得速度太慢,想要改定製了。
一時之間,整個揚州城的商場可以是風起雲湧。
朱由校進入揚州城之後,直接住進了揚州知府衙門。
其他人則分散在揚州城的各處。
一時之間,整個揚州城都變得謹慎微了起來。
街上的潑皮不見了,亂七八糟的人更沒有了,就連青樓的喊叫聲都低了不少,賭場都沒有了原本的喧囂。甚至好多賭場都選擇了停業,生怕什麼人找到自己的頭上。
對於這一點,朱由校根本沒在意。
皇帝到了揚州城之後,錦衣衛和通政司的動作更大膽了,開始抓緊抓人了。
除了揚州城之外,錦衣衛和通政司的觸角已經伸了出去,在周圍開始大肆抓人。
而揚州知府衙門也出了告示,開始接受民間告訴,無論是狀告誰、狀告何人都可以。在審問了罪名之後,全部嚴厲懲處,絕不姑息。
如果是被侵占了田產,也全都會退還且賠償,無論是誰家都是如此。
朱由校在揚州城搞得這麼大,原本人心惶惶的揚州城在這樣的政策下,反而平息了一些。
同時,早就埋伏好的各種人在這個時候也粉墨登場了。
韓家和葉家等被抓的家裏麵的各種事情都被翻了出來,他們是如何的為非作歹、如何的最大惡極,一樁樁,一件件,全都被羅列了出來。
這是朱由校用來收買人心的,白了,現在他在揚州城,沒人敢鬧騰。可一旦走了,不定有人造他的謠,一些亂七八糟的話。
這樣會影響朱由校的民心。朱由校等了這麼久才動手,為的就是不光搞破壞,還要盡量的維持和建設。
現在把揚州城的這些鹽商抓走了,要給揚州城重新樹立信心。
如果讓他們對朝廷失去信任,如果讓他們覺得朝廷是為了錢才抓人,這會讓商人們沒信心,覺得社會環境不安、揚州環境很差,這樣不好。
朱由校是一個講武德的人,他早就安排了人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大肆鼓吹這個就是政治正確,如果誰再造謠,那就是圖謀不軌、搬弄是非,直接抓人了。
一時之間,揚州城上下風氣大漲。
最底層百姓,朱由校采取的辦法很簡單,通過內務府大肆招工,提高他們的工資,讓他們有活幹、有錢賺。皇帝來了,你們活得更好了。那些人成欺辱你們、盤剝你們,皇帝不會。
對於中層的商人,內務府大肆收購他們手裏麵的貨物,提高收購價格,讓他們有錢去幹更多的事情,去擴大生產。
對於頂層的商人,除了擺弄食鹽的那些,朱由校采取的策略就是嚴格查處,有什麼罪就定什麼罪,該罰罰,該懲處的就懲處。
隨後便是接洽合作,扶持他們,該給的好處也一樣給。目的就是為了告訴他們,乖乖地經商沒問題,但如果搞幺蛾子,那就可以去死了。
揚州城上下的風氣驟然就好了起來,對朱由校也是歌功頌德。
那些被踩下去的人,那就不用了,自然就是被踩到爛泥堆裏了。
那些被抓的官員,也都一樣,什麼的冤假錯案都被翻了出來。
如何勾結鹽商,如何欺壓百姓,一條條一樁樁全都寫好了。
經過了幾得宣傳之後,就由皇帝批複直接砍頭了。
在砍頭這一,揚州城可以是人山人海,聚集了不少的人。
朱由校在揚州的城門上,看著下麵熙熙攘攘的人群,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在城牆的另外一側,站著揚州城不少商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