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手槍,朱由校的興致就更高了。
打手槍有什麼意思?男人的浪漫不是打手槍,而是打長槍。
朱由校看著畢懋康道:“好吧,現在我們去看看長槍。”
“是,陛下。”畢懋康連忙答應道。
皇帝想看什麼就要給皇帝看什麼,這一點是畢懋康永遠都要做的事情。
一群人穿過這個新院子,來到了後麵的院子。這裏已經有人在等著了。
長槍很快就被拿了上來。
看到這把槍,朱由校就更激動了。
伸手把槍拿起來快速看了看,朱由校真的很激動。
這把槍雖然比不上它後世的那些名氣,但真的是劃時代的產品了。
當年清朝想生產最好的毛瑟步槍,向人家引進生產線,結果人家把已經淘汰掉的1888式委員會步槍出口給了當時的清朝。
這1888式步槍容易卡殼炸膛,毛病非常多,就是大名鼎鼎的漢陽造。
為什麼被叫成老套筒?
是因為為了解決步槍炸膛的問題,要在槍管上套上幾個鐵箍。這才有了老套筒的稱呼。
即便是老套筒這種破槍,到了抗戰的時候,居然還在用,想想都很心酸。
但如今,看到眼前這把槍,朱由校心裏麵真的很高興。
可能這把槍還不如老套筒,但是這把槍意味著大明一個新的開始,以後肯定會有更好的東西。
這是一把後裝單發步槍,主要的設計理念就是應用當前成熟的技術,白了就是方便、製造簡單,使用起來難度低。
最好沒有使用難度,因為現在大明的士卒也就這樣。雖然親軍這邊訓練了好多年,但是他們對這種武器還很陌生,要慢慢地熟悉。而操作簡單、方便就成了最大的要求。
何況這個時代當兵的文化程度沒有那麼高,弄得太複雜了也不好。
這把槍就是秉承著“操作簡單、方便”這樣的理念設計出來的。
使用的是金屬單發子彈,每一次射擊都要重新壓一發子彈,然後拉大栓。
瞄準器采用了三點式的瞄準器,裝備了新式的火藥。這把槍的射程能夠達到一千米,有效射程能夠達到四百米,是一個非常好的數據。
除此之外,撞針和底火也都采用了最簡單的方式。除了好操作以外,就是為了可靠。
同時,為了解決射速的問題,百工院還設計了一種新的彈鏈。是彈鏈,其實是一種豎著的金屬結構件,每一個框框裏麵都有一顆子彈。
這彈鏈開出第一槍之後,第二顆子彈就會落到槍膛裏麵。這樣一來,壓子彈就不用手,可以靠著重力自己落下去,槍手隻需要每次拉動一下大栓就可以了,子彈就可以自動上膛? 接著就可以發射。
當然了? 這種設計方式可能需要趴在地上,或者把手端得穩才行。
這些東西可以日後訓練? 可以作為槍手的標準? 能夠在行進當中穩定射擊的士卒才能夠成槍手。
朱由校拿過了槍,壓上一顆子彈? 拉動了一下大手就準備開槍。
旁邊的畢懋康連忙伸手攔住了朱由校道:“陛下,還是不要輕易嚐試了。”
實在是不勸不行了? 手槍那裏可以讓陛下任性一些? 可是這裏真的不行。這玩意的後坐力很大,如果傷到了陛下,那可就不是什麼好事。
這麼一槍下去,很可能把肩膀弄脫臼。在沒有經過係統性的訓練之前? 是不可以這麼搞事情的。
士卒訓練受傷沒問題? 但皇帝受傷可就不是好玩的。
朱由校看了畢懋康一眼道:“有什麼問題嗎?”
“陛下,如果您真想試槍的話,那邊有試槍的地方。”
著,畢懋康做了一個手勢,指向不遠處。
順著畢懋康所指的方向看過去? 那裏果然有一個場地,還有一個架子? 顯然是放槍的地方。
架子上麵有卡扣,還有緩衝的結構? 白了就是用來緩解後坐力的。估計在那裏開一槍之後,根本就沒什麼後坐力的反應? 也不會傷到人。
朱由校看到這個架子之後? 果斷地從善如流。
他很想試槍? 但不代表想讓自己受傷。有這個架子,雖然後坐力感受不那麼明顯,但是自己並不是來感受後坐力的,而是來感受子彈的。
朱由校把槍放在了架子上,自己湊到了後麵,眯著一隻眼睛三點一線瞄了半,然後叩動了扳機。
子彈瞬間擊中了遠處的靶子,沒有脫靶。
這讓朱由校很高興,雖然環數並不高,但是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