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正在專心致誌的吃著這條羊腿。
手中拿著一個小片刀,自己切割自己吃,幹料稀料全都有。
而在朱由校的身邊,有人跪著,炭火也已經架好了。
皇帝要是吃涼了的話,他們就會給加熱一下,可以說服務非常貼心,同時還準備了各種各樣其他的東西。
飲品自然就是啤酒,內務府最近搞出來的東西。給朱由校喝的,自然是精釀中的精釀,好的不得了。
朱由校很享受,吃著烤肉,喝著啤酒,算得上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朝鮮國王李綜坐在那裏,百感交集,有一些食不甘味。
這頓飯吃完了,朱由校就把人送走了。
想要和李綜談話的意思那是一點點都沒有了,現在根本就不是時候,很快就會是時候了。這一點朱由校很相信。
朝鮮國王李綜離開了,消息卻沒有停下來。
所有人都期盼著朱由校再召見人,可是他們想錯了,朱由校根本就沒有再召人的意思。
這件事情就停了下來,大家就很順利的進入了下一個話題——大明朝的戰爭走向。
事實上,隨著消息越來越多,戰爭走向已經很明朗了,清剿的趨勢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
盧象升已經帶著人回來了,女真那裏已經用不了那麼多人,留下一部分軍隊維持治安,同時清剿殘匪,就足夠了。
在盧象升離開之後,孫傳庭也快走了,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由熊廷弼來處置。
在收拾完了殘局之後,熊廷弼也會回到沈陽,然後就是他飛黃騰達的時候。
這件事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雖然熊廷弼這次沒有立下什麼功勞,但是沒有人能夠抹殺他的功勞。
他在遼東苦寒之地鎮守了八年,而且是在他的經營之下,遼東才有了如今的安穩,也才有了如今的勝仗。
陛下那麼喜歡他他,所有人都知道,他這次至少也是一個參謀大臣,甚至直接就是兵部尚書,搞不好都能直接入內閣。
朱由校也早就安排好了。
在朱由校來到沈陽城半個月之後,盧象升終於帶著人回來了。
一時之間,沈陽城歡聲如雷,所有人都跑到城門口去看熱鬧,去迎接軍隊凱旋。
那些蒙古人也一樣,他們也想看看這些大明朝的精銳部隊。
到了這裏,蒙古人才知道,大明朝的真正精銳部隊是大明朝的天家親軍,是皇帝身邊的部隊。在遼東那邊和他們打仗的不過就是邊軍而已。
以前這些蒙古人沒在意過,這次不在意不行了。
而盧象升就是那個傳聞之中殺了皇黃台吉的人,這樣的人沒誰不想看一看。將來如果翻臉的話,這個人很可能就是大家的敵人,他率領的這支軍隊很可能就是自己要擊敗的對象。所以在這個時候不看看不查一查,太對不起自己了。
對於這一點,朱由校也能想明白,就任由他們去弄。
今天朱由校的任務就隻有一個,在沈陽城外的大校場之上當吉祥物。
因為要搞獻俘儀式,雖然俘虜已經抓來了好多天,這個儀式還是要搞一搞的,畢竟這是要震懾所有人的。
不但要獻俘,而且還要殺,這是獻俘儀式上常用的套路。
朱由校今天身著盛裝,坐在台階之上靜靜地等待著。除此之外,他什麼事情都不用做。
上去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
沒人敢聽,用不著。
真要那麼幹的話,用孫承宗的話來說,不但起不到鼓舞士氣的作用,也嚇唬不到人,反而有失皇家的體麵。
大明朝的皇帝,什麼都不用說,自有一番威勢在那裏。
至於宣讀鼓舞士氣還有獎賞的話,自然是放到聖旨裏麵去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也越聚越多。
那些有頭有臉的蒙古人和朝鮮國王李綜自然已經被朱由校邀請來了,他們就在看台的不遠處分列兩側,靜靜地等待著。
隨著一聲號角,周圍瞬間就響起了無數的號角聲,然後便是鼓聲響起。
轟隆隆的鼓聲和號角聲交雜著,一時之間充滿了肅殺之心。
隨後,一隊人馬從不遠處走了過來。
他們騎著馬,馬步整齊,一看就知道是訓練有素的精銳騎兵。
他們身上穿著輕致的牛皮甲,腰間挎著兩把短銃,別著一把騎槍,大腿一側還斜掛著一把斬馬刀。
這一隊人馬一看就知道防禦力不怎麼樣,不禁讓很多人有了一絲輕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