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聽了朱由校的話,臉上頓時就露出了笑容說道:“啟稟陛下,臣一定把這件事情辦好。陛下放心。”
事實上,這件事情也沒什麼難度,主要就是三點。
第一點是打服,第二點是收服,第三點就是要分化。
這種事情大明已經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孫承宗做起來自然是沒什麼難度的。
隻是這個世上沒有萬世之策,現在還好用,以後就不一定了。不過這是當前最合時宜的計策,孫承宗即便是有所擔心,也沒有辦法和朱由校說。
朱由校其實並不是很在意。
現在的大明雖然還沒有到自己設想中的這步,但是已經走在路上了。
遼東這邊的事情了了之後,草原上也就剩一個林丹汗。這個人不足為懼。
隨著大明越來越強大,北邊的邊疆也就越來越穩固。解決了內部問題之後,就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接下來自己要應對的是天災人禍,是把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外邊去。
一旦事情完成,北邊就沒有什麼再值得自己關注的了。即便他們鬧騰,也沒什麼意義。
這一次自己要做的,就是把遼東穩住。
黃台吉已經沒了,科爾沁等部落隻要穩得住,他們就不會再造反,造反也沒有意義。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朱由校心裏麵很清楚自己在幹什麼。
看了一眼孫承宗,朱由校說道:“說說你準備怎麼辦吧?”
“是,陛下。”孫承宗直接說道:“陛下要做到會盟,臣會接著做下去,邀請東部草原的所有部落都來。而草原的這些部落當中,無論答應不答應,內喀爾喀都會有一戰。”
“到了如今這個時候,這一戰已經不能等了。大明上下、遼東將士全都在等著這一戰。這一戰可以震懾蒙古諸部,讓他們徹底的老實下來,同時也徹底掃平遼東這的反抗。”
“扶持鄂爾多斯、製衡科爾沁,同時招募親近大明的內喀爾喀五部,三部相互製衡,北方也就安穩下來了。”
雖然後麵還有事情要做,孫承宗沒有說。
這是眼前事,在他有生之年能夠把這些事情做好、做得漂亮就足夠了。孫承宗都擔心自己活不到那個時候。
朱由校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就按愛卿說的辦吧。”
事實上,後麵的事情還很多,比如他們相互聯合、相互吞並。大明衰弱的時候,他們會趁勢而起。
這是大明這麼多年一直都循環往複的事情,強大的時候打一波;弱小的時候被人亂一波,土木堡之變甚至被人打到了北京城。
大明一直都在循環往複,說不定在朱由校以後還有人能夠做得到,隻不過朱由校看不到那一天了。
對於朱由校來說,他是不太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的。
當大明的武器繼續強大、當自己解決了大明內部的問題、當大明的科技更加繁榮昌盛,這一切都不會再是問題。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什麼都沒有用。
站起來活動了一下身子,朱由校拉著孫承宗往外走。
孫承宗不知道朱由校要幹什麼,不過還是跟著他向外麵走了出去。
走到門口之後,朱由校看了一眼陳洪說道:“東西帶來了嗎?”
“回皇爺,已經拿來了。”陳洪連忙說道,對著身後招了招手,有兩個太監走了上來。
其中一個太監捧著一杆長槍,另外一個太監手裏麵拿著一盒子彈。
這杆長槍和普通的槍比起來有些不同,上麵有一個長筒型的東西,看起來有些古怪。
朱由校把槍拿了過來,又拿了一顆子彈,伸手拉開槍栓,把子彈壓進去,隨後抬起槍,將眼睛湊到了那個長筒形的東西麵前。
瞄準了一會兒,朱由校才對孫承宗說道:“孫師知道這是什麼嗎?”
聽了這話之後,孫承宗搖了搖頭笑著說道:“臣不知道。這些年大明的火器日新月異,很多東西臣都已經不知道怎麼用了,也弄不清楚其中的原理。”
“早些年的時候,臣對軍中的東西很了解。那個時候,臣就覺得大明的火器很有餘地。這麼多年過去了,火器已經超出臣的想象,這些東西別說認識,這怎麼回事臣都不知道。也就是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臣覺得臣老了。”
這些年大明的火器發展日新月異,這是朱由校催生的結果。與之改變的,還有大明的軍事選拔、訓練和作戰方式。
很多東西,老人們都不明白。
朱由校笑了笑,抬起頭看了一眼天上飛過的一隻鳥,猛地扣動了扳機。
砰的一聲響動之後,鳥兒依舊在天上飛,而且速度還快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