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定南中(3 / 3)

“孟獲!”兀突骨在大火之中,看到的就是這一幕,他在大火之中,看到的就是這一個樣子。

在他們身後三十裏跟隨的孟獲此時就出現在他們的麵前,然後將他們唯一的生路堵死了,然後一罐子一罐子的火油,告訴了他,什麼才叫火上澆油!

滿穀中火光亂舞,但逢藤甲,無有不著;那“糧草車”之上似乎還有著硫磺等引火之物,一旦觸碰,還會出現些許的爆炸,讓大火更加的蔓延了起來。

那火光往來飛舞,將兀突骨並三萬藤甲軍,燒的互相擁抱,死於盤蛇穀中。

當大火再次平息已經是一一夜之後的事情了,那峽穀之中,卻是不曾走脫一個烏戈國的藤甲軍,那身高過丈的兀突骨,那勇武非凡,刀槍不入的兀突骨,的確是到死都沒有損壞他的鎧甲,不過也將他活活的烤死在了盤蛇峽穀之中。

那峽穀之中的慘狀,實在是讓人有些看著便有了嘔吐之感,看了便讓人覺得渾身發顫。

裏麵的味道更是臭不可聞,諸葛孔明來到了這裏之後,看到這一副慘狀,隻是雙眼緊閉上,無奈的道,“吾雖有功,必損壽矣!”

同樣臉色變得最為嚴重的還有一人,那就是這一直負責誘敵的李恢,看著滿地的殘屍斷臂,他隻是猛地嘔吐了起來,滿身都是冷汗,身邊的是終於回到了他身邊的兒子李遺。

看著自己的父親這般模樣,他知道,這一場大火燒的是這兀突骨的藤甲軍,但是燒的也是他們李家的心,燒的也是他們南中諸多世家的心,告訴他們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心思不能有!

此時孟獲也來到了諸葛亮的身邊,看著諸葛亮麾下的大軍,他這是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跪在了諸葛亮的麵前,朝著他恭敬的下拜。

“丞相,威!”

諸葛孔明看著這個家夥也知道,兀突骨就是南中最後一個大勢力,剩下的就是各個郡守的事情了,就是他們將這南中好生穩定了,隻要沒有再和現在一樣,動不動就折騰出來這般大的事情,那就不是事情!

諸葛亮看著南中的孟獲,這個南中孟家的主人,第一次露出了笑容,輕聲朝著他問道,“我軍如何?”

“明公,威也,邊民長不為惡矣。”孟獲的回答斬釘截鐵,孟獲的回答,震耳欲聾,似乎是,用出了他所有的力氣,出他最後的話語。

“哈哈哈,回軍!”諸葛亮大笑之後,直接帶著大軍開始回轉南中四郡,剩下的事情,就是善後了。

當然,隨行的還有很多人,南中的孟獲就是其中之一。

諸葛亮建興三年三月,正式宣布了出兵南中,討伐叛逆,半年之後,入秋之間,南中竟然已經悉數平定了,這個平定不單單是南中四郡之中的雍闓,高定元,朱褒三人,而是整個南中。

包括南中腹地之中,同樣也是如此。

回到了南中四郡之中的諸葛孔明,隻是出了自己臨走之前最後的安排。

“第一,改益州為建寧,以李恢為太守,加安漢將軍,繼續領交州刺史,移治味縣。

同時,分建寧、越巂置雲南郡,郡治雲南縣,轄雲南、蜻蛉、弄棟、姑複、遂久、邪龍、葉榆七處,同時歸屬庲降都督府地!以呂凱為太守。

又分建寧、牂柯置興古郡,治所在宛溫縣。

隨軍將領馬忠等人各司其職,留在南中,鎮守南中!而馬忠則是作為牂柯太守。”

眾人聽到了這些話語之後,也隻是低頭應諾,同時也感覺自己的心思開始了轉換,尤其是李恢,他知道這是諸葛亮對他的教訓。

之前的益州郡下轄共計滇池,勝休,俞元,同勞,昆澤,穀昌,連然,味縣,毋棳,賁古,來唯,律高,雙柏,秦臧,弄棟,雲南,葉榆,比蘇以及不韋等一十九縣,勢力龐大。

如今的建寧郡被分割了兩次之後,這偌大的益州郡就變成了隻有不到十個縣的建寧郡罷了。

而諸葛亮的吩咐仍然沒有結束。

“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為部曲;置五部都尉!”

這是遷徙青壯,這一次王平麾下的叟人士卒,可謂是出盡了風頭,眾人也知道諸葛孔明定然是要如此,眾人對此也是已經有了不的準備。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速度這般的快。

而且這一下子,他竟然要將南中八大家族給包圓了,此時的南中八大家族和李恢一樣,都是元氣大傷,實在是無力反抗,在妥協和滅亡之間,他們並不難選擇。

南中八大家族妥協了,家族之中派出了絕大多數的力量,進入了無當飛軍之中,而他們的統領,便是王平。

這個大字不識一個的家夥,卻是一個狠人,再加上麾下的勢力已經成了,進入無當飛軍的世家子弟,想要弄出什麼動靜兒來,那就困難多了。

同時諸葛亮還給了南中八大家族一個好處,或者是注意。

諸葛亮覺得南中的諸多蠻夷多剛很,對於這些南中的大姓富豪一點都不尊敬,所以便勸他們,讓他們從家中拿出金帛,聘策惡夷為家部曲,得到的南中蠻夷多的人,還可以讓自己的家族世襲為官。

哪怕這個世襲為官,也就是一個相當於土霸王一樣的土官,但是大家都不傻,在官方都同意的情況下,他們當然願意這麼做,雖然家族勢力不再純粹了,但是他們卻是能夠快速的恢複勢力。

恢複了勢力之後幹什麼,當初可是李恢一戰將自己給打成了這般模樣,李恢他還想要好過不成麼?

當然,對於這種事,諸葛亮也是樂見其成,他不擔心這群人會做大,因為隻要那些南中的蠻夷從山裏出來了,他們就算是再做大,也不是漢人的對手,這就是他敢這麼做的原因!

同時諸葛亮,還開始了點將,收其俊傑建寧爨習、朱提孟琰及獲為官屬,而這一次大戰的罪魁禍首之一,南中孟獲更是恢複了他世家孟家的名號和地位,直接跟著諸葛亮進入了朝堂之中,成為了蜀漢朝堂的禦史中丞!

當然了,孟獲為了活的這一點,他也是付出了不少,南中腹地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等,貢獻了不下八成之多。

一時間,南中敬服,而大軍,終於可以回轉成都,這次出征,不足一年的時間,諸葛亮損失不大,但是南中徹底平定,大軍多了萬餘精銳不。

百姓更是增加了不下十萬之中,而且這個數據還會不斷的增加,這就是南中的潛力,從今開始,南中正式畫進了蜀漢朝廷的版圖之中,而江東對此,也不敢多什麼。

至於那個什麼益州刺史劉闡,已經從交州離開了,江東哪裏卻是突然瘋傳他為人恭順,輕財重士,有仁愛之風。

一時間孫權對他頗為喜愛,直接將他帶了回去,任命他為禦史中丞,然後半個月之後,病死在了自家的府邸之中,結束了他的一生。

諸葛亮率領大軍緩緩走向了回程的路上,而南中也留下了很多的人。

馬忠,李恢,乃至於王平都臨時被留在了南中之地,還有即將赴任的呂凱,新任的永昌郡郡守王伉等等。

在這些人之外,還有兩個人,或者是一對兒夫妻,一個是南中的庲降都督李恢的兒子李遺,另一個就是他的新婚妻子,被李遺愛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關銀屏。

此時李遺已經準備帶著關銀屏回到自己的家鄉了,也就是現在的建寧郡俞元縣。

不過在臨行之前,關銀屏提出了一個求情,她想要去看一看那越嶲郡,或者想要看看那雲南郡,她聽哪裏風景不錯,想去看一看。

李遺看著滿臉微笑的關銀屏, 心中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他隻是淡淡的點點頭,同意了自己妻子的這個要求。

李恢作為蜀漢的庲降都督,同時也是新任的建寧郡郡守,按理來,他應該是在建寧郡的郡治味縣,不為別的,就因為他的職責所在。

但是李恢此時卻是仍然在牂牁郡之中,還在他的軍營之中,也就是平夷縣!

這一下子就弄得馬忠有些尷尬了,作為新上任的牂牁郡守,他是挺簡單的,因為牂牁郡是他一點一滴打下來的,他對於自己能夠掌控牂牁這件事那是一丁點的問題也沒有的。

不過換句話,這種信心的前提是這個牂牁郡隻有自己一個郡守。

馬忠當然知道牂牁郡也是歸屬庲降都督府管轄的,但是不是他娘的牂牁郡就是庲降都督的。

作為建寧郡的郡守,李恢不回他的味縣,成在他的牂牁郡,幹什麼?

越嶲郡現在還沒有郡守到,就算有,裏麵還有不少的混亂,所以越嶲郡的郡守也不過就是到上安縣躲著,絕對不進去,這種情況那位諸葛丞相已經知道了。

所以,他明白這件事的同時,也偷偷的告訴了馬忠,若是越嶲郡出現了問題,李恢能管就管,他不管,馬忠來管!

對於這件事,那是十分可以的。

不過此時李恢在平夷縣什麼也不挪窩,這讓他也是非常的為難,不過雖然為難,他也不能出什麼來,他現在能夠做的就是,老老實實的看著李恢在這裏整頓士卒,然後等著下一步。

而在這種情況下,南中八大世家之中,爨習所在的爨家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啟稟家主,李遺求見!”李遺所在的李家和爨習所在的爨家,都算得上是聯姻了,他們之間聯姻了不知道多少年,所以他們此時互相之間有什麼交流,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不過現在諸葛亮剛剛離開沒有多久,他們就這麼堂而皇之的拜訪,這還真是有些出乎爨家的預料了。

“將他請進來吧。”爨家的家主皺著眉頭還是將他請了進來。

李遺剛剛一走進來,這禮都還沒有行完,爨家的家主就輕笑了起來,“侄兒不必如此多禮,現在你也算是這建寧郡的公子了,來我這門戶的是有什麼事情麼?”

“叔父這話,可就是這啥侄兒了!”李遺輕笑了一聲,“來這裏主要是找叔父借兵的!”

爨家的家主剛剛還笑臉盈盈的模樣,此時一下子臉色就變了,變得很是難看了起來。

“侄兒不要瞎,某家可從來沒有什麼兵馬給你借調的,我等就是門戶的,當不起這種玩笑的。”

“叔父何必如此,先不您爨家的勢力本就是藏得最深的,當年在子的旨意下,率領數萬爨軍向南蠻遠征,不是還請了三名白虎將軍,用意念拉著打“爨“字旗號的雷公車出征麼,您現在這話,可是看不起侄兒了。”

“這種糊弄人的事情,賢侄這才是嘲諷老夫呢,再了,令尊當初在滇池縣的一場大戰,那可是威風凜凜的, 某家”

“您笑了,家父當初斬殺了很多人,便是李家之人,都有幾位叔伯死在了亂軍這種,但是您爨家可是一個人都沒有被抓到,您爨家的本事那真是讓人瞠目結舌啊!”

爨家的家主聽聞之後也是輕笑了一聲,雖然沒有再辯解什麼,但是也沒有同意李遺的想法。

“老夫就算是如此,也不代表能夠借兵啊,再了,這現在南中剛剛平定,哪裏需要動兵呢?”

“爨家現在地處雲南郡,難不成,您還想著讓別人一點一點的將您的地位給拔了麼?”李遺突然湊到了爨家家主的身邊,輕聲的了起來,“有些事情,您不方便做的話,人幫您做!”

李遺突然變成了這個模樣,還真是讓人陡然一驚,剛剛的話,爨家的家主若是沒有聽錯的話,似乎是這個賢侄要殺人了。

“你”

“叔父借兵給侄兒,不需太多,數百精銳即可,到時候,侄兒還給您一個更加安穩的雲南郡,這不好麼?”

爨家的家主被李遺的話給驚住了,他實在是不知道這一對兒父子到底是什麼人,平素裏這個慫的遠近聞名的李家公子,怎麼有著這種算計,若是他爹幫助他的,可是這也不像。

李恢是他們南中八大家族的俊傑,他的性格眾人還是知道的,這種做法,太過於陰損狠毒,所以絕對不是他李恢的手筆。

“賢侄你,今日真是讓老夫大吃一驚啊!”

“叔父,可願意借調某家些許兵馬?”李遺沒有接他的話茬,還是繼續問道,隻是借兵。

“我爨家最近有一批兵馬走丟了,就在弄棟附近,不知道侄兒能不能幫助叔父去找一找啊?”

“叔父有命,侄兒,哪敢不從!”李遺哈哈大笑著將這件事情應了下來,然後直接帶著心滿意足,離開了這裏,離開了爨家的府邸。

看著李遺離開的模樣,爨家家主也是露出了一個冷笑,“李家,還真是不讓人省心啊。”

不過這些都隻是他的喃喃自語罷了。

雲南郡的新任郡守呂凱,最近當的上是風生水起了。

他本身隻不過就是永昌郡的一個五官掾功曹,兩年前雍闓造反之後被任命為永昌郡的郡守之後,他也算是麵臨著一個選擇。

要麼繼續抗爭雍闓等人,要麼就幹脆慫了,直接投降,反正當初的南中,也就隻剩下一個永昌郡了。

而當初,呂凱自絕後路,不打算活著撐下去,所以他放棄了唯一的生路,封鎖了永昌郡的四境,要和雍闓決一死戰。

他的運氣還算是不錯,雍闓因為他身後諸多世家的事情,所以他沒有和永昌郡決戰到底,最後,雍闓死了,他呂凱反倒是成了贏家。

“永昌郡吏呂凱、府丞王伉等人,在邊陲之地對朝廷盡忠不變,已有十多年,雍闓、高定在其東北方麵威逼他們,而呂凱等堅守正義不與他們交往。為臣沒有料到永昌地區風俗竟是如此敦厚正直!”

這是當初諸葛亮上書朝廷,上書劉禪,的就是呂凱等人,當呂凱知道諸葛亮這般評價自己的時候,他簡直是要瘋了,不是因為他終於要出人頭地了,而是因為他這麼堅持,以堅持就是十幾年,他得到了證明,自己沒有做錯!

之後,諸葛亮再次在平定了南中之後,對他進行了嘉獎。

任命呂凱為雲南太守,封為陽遷亭侯。

雲南就是剛剛成立的一個郡,而封侯更是讓他心中開心不已,他離開的時候,他的家眷,妻子,孩子,都是以他為光榮,覺得他就是下一個朝堂重臣,便是他自己都是這般想的。

他告訴自己的家人,等著他在雲南郡安頓好了,他就去將他們接過去。

然後此時,他的人頭飛出,他仍然是這麼想的,隻不過他也就是想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