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戰事起(3 / 3)

同時曹丕在黃初六年,做了很多事情,很多很多。

或許是因為他自己也看出來了些許什麼東西,在第三次的征伐江東的時候,他徹底的平定了利城兵變,徹底的掌控了青徐二州,他能夠給他的子孫留下的,也都留下了。

這個時候的曹丕其實已經感覺自己很不好了。

然後他選擇了一個人,也就是朱淑媛之子,東武陽王曹鑒!

但是在曹鑒成為了東武陽王之後,連當年都沒有活下去,直接死在了府邸之中,這讓他不由的想到了他之前前去征伐江東的時候,路過雍丘,見到自己的那個雍丘王的弟弟。

當初曹植了很多話,如今想想,曹丕明白了很多事情。

十二月,曹丕一行從譙經過梁,派遣使者用太牢禮祭祀東漢太尉喬玄,同時也算是做完了曹丕這黃初六年最後的一件事情。

(憑良心來,曹氏的曹丕總共執政七年,他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但是基本就集中在了黃初元年和黃初二年,以及最後的黃初六年了。

在黃初七年開始就重病的曹丕執政生涯之中,黃初六年可謂是濃墨重彩。

《三國誌》記載:六年春二月,遣使者循行許昌以東盡沛郡,問民所疾苦,貧者振貸之。

三月,行幸召陵,通討虜渠。乙巳,還許昌宮。並州刺史梁習討鮮卑軻比能,大破之。辛未,帝為舟師東征。五月戊申,幸譙。壬戌,熒惑入太微。

六月,利成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殺太守徐質。遣屯騎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與青州刺史討平之;其見脅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秋七月,立皇子鑒為東武陽王。

八月,帝遂以舟師自譙循渦入淮,從陸道幸徐。九月,築東巡台。冬十月,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裏。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十一月,東武陽王鑒薨。

十二月,行自譙過梁,遣使以太牢祀故漢太尉橋玄。

其中除了利城兵變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秋七月,立皇子曹鑒為東武陽王,曾有人,東武陽王曹鑒曾經算得上是曹丕最喜歡的那個兒子了。

但是在秋七月立了他為王之後,十一月,當上東武陽王僅僅四個月的曹鑒,就這麼死了。

之後才是沒有了選擇的曹叡,因為就算曹叡有太多的問題,他的能力也是極好的,其他的幾個孩子,不堪大用!)

此時,諸葛亮也已經得到了曹氏的最新動態。

所以在他出兵南中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決定,那就是必須用最快速度將這件事解決,隻有用最快速度將南中之事解決了,他才有機會完成剩下的事情。

曹丕所作所為已經嚴重的刺激了中原的那些世家大族,到現在已經到了直接殺害曹鑒的地步,這種程度之下,雙方恐怕都不會再互相留手了。

曹真,曹休,夏侯尚,現在的曹氏三傑,此時一定也是自身難保,否則他們不會這般的大膽。

曹真已經出現在了雍涼之地,他已經開始自保了,不知道是不是曹丕的意思,少了曹真的曹丕,他的安全恐怕難以保證了。

而且在這裏麵,曹休的動作模棱兩可,夏侯尚已經不行了!

黃初五年夏侯尚改封昌陵鄉侯,在回到洛陽述職的時候,也是有讓他代替曹真護衛曹丕的意思,但是這個時候,他偏偏帶回來的是他的愛妾,而不是曹家的女子。

他有正妻,乃是曹丕從曹氏之中選取出來的,但是這一次他的動作,讓曹丕也有些糾結,不知道他夏侯尚是不是真的不明白。

曹丕為了提點夏侯尚,直接派人絞殺了這個愛妾。

結果,便是曹丕都沒有想到,夏侯尚在愛妾死後,直接就很是悲傷,生病至精神恍惚,埋葬愛妾後仍然忍不住思念,又外出去墓地看她。

曹丕聽這件事之後,更是發怒,甚至都道:“杜襲看不起夏侯尚,是有道理的。”

但是他仍以夏侯尚是舊臣,對他恩寵不減。

可是這仍然免不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夏侯尚快要死了,黃初六年的時候,不知道為何的夏侯尚病重,回到洛陽,當他回來的時候,夏侯尚已經是不行了!

而曹丕這個時候,也已經是分外的後悔了。

不過這沒有辦法,他隻能讓夏侯尚努力的養病,並且將夏侯家的另一個人前去荊州,那就是一直駐守雍涼之地的夏侯儒。

但是這件事沒有成功,以為眾多朝臣統一請命,要求曹丕委任老將鎮守荊州,抵抗孫權,而這個老將,就是幾位大將軍之一,河內溫縣司馬家的司馬仲達。

曹丕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他也沒有辦法, 但是他的身體,還有夏侯尚的身體就都不行了。

這一下子,諸葛亮立刻就抓到了機會。

在年底的時候,諸葛亮和曹丕兩個人都回到了自己應該回到的地方,曹丕回到了洛陽附近,諸葛亮回到了成都。

但是不同的是,曹丕選擇了暫時的休養,他的身體也快要扛不住了。

而諸葛亮則是尚書劉禪,他要再次出兵,這一次的目標,漢中!

蜀漢建興四年,諸葛亮終於提出了駐兵漢中,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為什麼,這是他終於決定要和曹氏開戰了,這一刻很多人,都挺直了自己的胸膛看向了諸葛孔明,看向了劉禪。

諸葛亮在辭別了劉禪之後,親自帶隊前往漢中,準備開始了駐軍,以及駐兵的事情,同時開始收集糧草,並且請劉禪詔書李嚴,請他前往漢中相助,甚至親自鎮守漢中。

但是這個建議,被尚書令李嚴,親自拒絕了。

建興四年,諸葛亮在漢中,準備發兵伐魏,於是想調李嚴率軍鎮守漢中,但李嚴想盡辦法推脫不去,不單單如此,他同樣是上書劉禪,請求他同意自己一件事。

要求劃分五個郡作為巴州,讓他擔任巴州刺史,同時他給了諸葛亮一封書信,裏麵提出了一個建議。

勸諸葛亮應該受九錫,慫恿諸葛亮進爵稱王,這就是李嚴的建議,然後為了這個,諸葛亮直接將信帛扯得稀碎不,還直接和李嚴怒罵了起來。

這件事幾乎算是兩個人交惡的開始了,但是同樣的諸葛亮也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李嚴已經擺明了態度,那就是他不可能離開江州之地。

這種情況下,諸葛孔明在漢中終於紮下了根,然後調兵遣將,調撥糧草,而曹魏也來到了黃初七年,也就是曹丕,最為重要的一年。

黃初七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陽的宮殿,開始了他的修養,這麼恍惚之間,他已經執掌曹氏有六年之久了。

而他此時也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了,不單單做了七年的執掌中原之人,更是一個算得上是優秀的人。

他做了很多事情,他也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父親沒有完成的事情,剩下的時間裏,他就要整頓朝堂,這是一場大戰。

若是他做的好,做得快,或許六十歲之前,他還能夠再次試一試一統下!

但是這是他的想法,這個想法,現在似乎出現了些許問題。

五月丙辰日,曹丕已經下不了床了,他本來應該隻是一場簡單的風寒,但是現在,半個月的時間,他變得已經有些渾渾噩噩了。

“嗬嗬,朕都還沒有開始,你們就已經結束了這場戰鬥,還真是,失敗啊!”已經幾乎沒有任何力氣的曹丕,此時隻能在床上不停地虛弱著。

他的皇後此時並不在身邊,他的內侍和宮女,也都離得遠遠的,當然,這是曹丕讓的,這段時間,他不想讓任何人靠近。

“朕,還有多久”

“朕能等來你麼”

曹丕迷迷糊糊的開始了自言自語,他現在已經是時而清醒,時而癡傻了,而他仍然在努力的堅持著。

“啟稟陛下!”門外的護衛突然大聲的通傳了起來,“鎮軍大將軍陳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征東大將軍曹休以及平原王曹叡,求見陛下!”

侍衛是通報,但是這通報不過就是通知,以為他完之後,曹丕的寢宮之中,就直接出現了幾個人。

鎮軍大將軍陳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征東大將軍曹休以及他曹丕的兒子,平原王曹叡就這麼出現在了曹丕的麵前。

“我等見過陛下!”幾個人聯袂前來,也算的上是圖窮見匕了,曹休在揚州,司馬懿在荊州,而陳群在洛陽,他們連個人已經掌控了這曹氏的半個下。

至於另外半個,本來還在曹丕的手中,但是過了今,恐怕,就不再了。

“爾等這般迫不及待麼?”曹丕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四個人,“曹叡,朕到現在都沒有想明白,你是什麼時候,和他們在一起勾搭上的?”

“父皇笑了!”曹叡雖然這般,不過頭也沒有抬一下,就是這麼跪在曹丕的床前,他在等待著結果,今日,沒有他話的機會。

曹丕虛弱的喘息了一會兒,努力的坐起來,不過沒有話,而是將自己的目光看向了門口,他在等待著。

“陛下,可是在等待什麼嗎?”陳群看著曹丕這幅模樣,輕笑了一聲,然後想要告訴曹丕,他不需要再等了,今日的皇宮,並非是誰都可以進去的。

為了這一,朝臣,世家,軍方,校事府等等等等。

他們已經殺了太多的人,曹丕也已經做了太多的局麵。

許褚是最後一步,現在許褚和曹丕一樣,也已經臥病在床,動也不能動了。

在此之前,東武陽王曹鑒,再前麵的黃初七年四月,死在家中的夏侯尚,再前麵執掌禁軍的中領軍朱鑠,還有黃初四年死去的賈詡,曹彰等人都是他們下的手。

曹丕也不斷的拆掉他們的根基,百姓,士子,寒門,學子,太學等等等等。

他們每一個人都在不斷的加快腳步,他們每一個人都為了這一不斷的努力著。

利城兵變曹丕贏了,他收回了青徐二州,但是換句話,世家也贏了,最後一個希望曹鑒也被他們拿下,用青徐二州換掉曹鑒的存在,這已經算是賺了。

而在夏侯尚死後,曹丕終於還是晚了一步,他晚了最後一步,若是他能夠在夏侯尚死去之前,在許褚病重之前,找到機會將朝堂勢力穩住,他就還有時間平定下。

現在,敗者沒有機會了。

曹丕看著陳群,看著這個曾經的好友,還有他身邊的司馬懿,在旁邊的同輩曹休,曹丕隻是輕笑。

陳群還想要再什麼,但是這個時候,他聽到了一聲大吼。

“末將曹真,前來拜見陛下!”雖然一聲大吼,一個身影赫然出現在了曹丕的寢宮之中。

這個時候,曹丕終於哈哈大笑了起來,他的皇後沒有讓他失望,他的皇後千裏奔波,請來了曹真。

隻要有曹真的存在,便是他們世家再猖狂,他們曹家也不是沒有還手之力,下麵跪在自己麵前的那個頭都不敢抬的家夥,就是真的那麼老老實實的麼,恐怕,不見得。

他知道自己終於還是堅持到了這個時候,他終於還是等來了曹氏的希望,曹真,這個從黃初二年之後就開始銷聲匿跡的大胖子,這就是曹氏的希望了。

“傳令!”

曹丕用進了自己最後的力氣,開始了傳下他最後的將令。

或者,傳下了他的遺命。

五月丙辰日,曹丕病重,命鎮軍大將軍陳群、中軍大將軍曹真、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受領遺詔,共同輔佐嗣主曹叡。讓後宮淑媛、昭儀已下的都各歸其家。

同月十七日,也就是次日,,曹丕去世,時年四十歲。諡號文皇帝,廟號高祖。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樹不墳,葬於首陽陵。

曹丕身亡,這對於整個下來,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而當這個消息傳到漢中的時候,諸葛亮直接竄了起來,然後用最快速度趕到了皇宮之中,向著那位子劉禪,請命!

諸葛亮上書劉禪,其名字,為《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悉以谘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雲。

蜀漢建興五年,諸葛孔明兵出漢中,正是準備北伐中原,同時曹真也在雍涼之地,做好了準備。

此時的糧草,也開始源源不斷的往漢中運輸而去,此時的運量途中。

廣漢與綿竹交界之地。

“這軍糧,我等要了,爾等快快滾蛋!”

一群手持利刃的山賊,直接將一隻運糧的民夫給攔了下來,然後毫不客氣的將這些糧草據為己有。

其中他們的身後,一杆“張”字大旗,隨風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