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保定府之後不久,思索權衡之下的楊就做出了一個決定:整個隊伍遷往李家寨舊城堡為核心的新營地,至少在初春新一輪的實戰鞏固訓練計劃完成、那些俘虜們也完成甄別、新一輪的軍火物資也運來並完成驗收之後如此。因為整個隊伍隨時都有可能麵臨各種挑釁和威脅,因此楊不得不在訓練計劃上也做出很大調整。在實戰中表現出很大意義的土工、爆破、射擊這曾經某些年代步兵五大技術中的三項成為了訓練的重點。很顯然因為身體條件的限製,指望這些孩子們現在就具備靠譜的拚刺能力,投彈能力都是不現實的。就是射擊方麵的射術重點也放在了獨特火器的塹壕戰近戰射術方麵。
如果是以前,楊麵臨的最大問題其實是軍官幹部不夠,但孩子們在之前的戰鬥中有不少人脫穎而出之後,代理的“排主官”加上幾個臨時負責分隊方麵的“排副”方麵的人手已經不缺了,不算女連,兩個主力大連分為八個排群,一排代理排長正是那個保定清苑縣農民的孩子王萌,同時負責自己不在的時候整個一連的管理。二排代理排長正是巡防營出身的郭永新,同時負責張茜不在的時候全連的管理。三五七奇數排一連內的其他單位,代理排長分別由宋嶽、張磊、趙輝;四六八偶數排代理排長為劉鴻、張強、褚新。其實女連之中楊從張茜那裏也物色到了一個在這些本就比較踏實的孩子們中不但踏實聽話並且因為比較早的開蒙教育而識字,而且口才結合訓練水平也不算低,男孩當中應該也能夠服眾的一名女孩:楊芳,被楊任命為自己和張茜都不在的時候整個隊伍的代理負責人。
這九個人是從近九百個孩子中百裏挑一強度進一步選拔出來的,其他的很多人選看起來也完全能夠勝任。隻不過楊還是本著軍事主官寧缺毋濫的原則暫不由自己來直接任命各分隊及班的負責人或排副,而是充分放權的由這些人負責。
一開始的時候這種十分簡單的等級化的人治讓楊多少有些不放心,不過想到這些孩子們所經受過的考驗乃至從平時訓練到戰場上的表現,這讓楊認為在自己能夠熟悉整個集體大多數人,隨時可以找人談話的情況下可能產生的問題應該還是不大的。。
此時,以品德為核心的優選帶來的好處在這個時候也漸漸體現了出來,孩子們絲毫沒有因為代理排長乃至其他幹部的人選問題而鬧出什麼矛盾,整個隊伍依舊在接下來的演練與訓練中從最初的青澀變得逐漸靠譜了起來。
當楊再一次帶領隊伍展開一次盤複當初夜戰的夜訓拉練的時候,整個隊伍的表現很顯然要比之前更為流暢了。在很大程度上,雖然孩子們的年紀還很,卻已經成為一支雖然談不上多麼精悍卻已經有著足夠戰鬥力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