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聖皇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在年少的張文發言之後就沒有再打算讓其他人各抒己見了:“西域變亂,非同小可。那些泰西反賊並不同於過去朝代的尋常叛軍或者民變隊伍之類。他們有足夠的人才,知識,見識,就應該不會對我新朝擁有的力量一無所知。本著最壞的打算,我打算近衛軍體係的六軍十八旅六七萬兵力,也就是駐紮在應天新城以外的新銳力量大部分出動。親衛體係留守一半的人也就夠了,密衛這一次也抽出三分之一的人手。。。”
聽到竟然出動三分之一密衛用於遙遠的邊疆戰事,張威乃至很多將帥們都感覺苗頭有些不好了:新朝一半左右的力量外出征戰?多久沒有這樣的陣勢了?這恐怕是禦駕親征的征兆了!
“聖皇!萬萬不可啊!如今不比三十年前。。。”
“哦?為什麼不能類比三十年前?難道三十年前新朝要比現在安穩?力量要比現在強大?不是吧?這一次禦駕親征我是深思熟慮過的,出動這樣的力量才能確保萬無一失。你們決定你們對泰西的更多?”
聽到這樣的話,很多人都知道這位新朝聖主決定出動過半或者一半左右的精銳力量展開遠征的決心已下了。似乎沒有人敢於說什麼太過僭越的話,隻不過這個時候張文在思索片刻之後還是義無反顧的站出來直言道:“三十多年前雖然我新朝的力量遠不能跟現在相提並論,區域外的敵人力量也很強。可是那個時候聖母還在,新朝義軍經過鼎革之戰考驗的諸多臣下還算可靠,更重要的:那個時候聖皇還正當壯年。以聖皇現在的年紀,出征在外很可能讓已經擁有前所未有功業的我新朝麵臨不必要的風險啊!”
這樣有些僭越的話當然沒有惹的新朝聖皇不快,因此新朝聖皇笑道:“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可也要分人嘛。曆史上七十歲沒有退下去的老將也並非沒有。何況今天的新朝出征作戰,難道還需要騎馬射箭不成?不是明末起事的那時候了,我看沒有問題。當然,密衛的調動是一件大事,不會太過草率的:張威,你率領親衛旅的人近衛軍第一軍和第二軍做為先頭部隊首先利用驛站展開快速機動,不帶重炮,首先渡過河中在兩河新城暫駐,雖然如今季節不是很合適,但有沒有問題?”
“聖皇放心!沒有問題!行軍而已。”張威這樣說的時候似乎並沒有顯得怎樣興奮,畢竟如果僅僅因為一次出兵行軍任務而興奮就顯得自己格局太小了。
“朕做為後隊初夏季節的時候再動吧,畢竟密衛軍調動尚需時間,而且選擇良好的越過河西走廊時間也可以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其餘的一些話雖然新朝聖皇沒有說,但很多人都能猜的出來,肯定是張文來監國了。這毫無疑問也讓張威的心中多少蒙上了陰影。此時的張威甚至祈禱那傳說中的泰西反賊要比預期中的強大,因為隻有這樣才有因為自己的建功立業而重新翻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