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保定府的兵源,雖然某些方麵的勇氣上遠遜那些民風強悍之地的人,然而傳統意義上勇氣之外的樸實作風卻讓大多數至少是還沒有在戰場的壓力之下喪失行動能力和記憶力的人按照之前楊天曾經多次教導吩咐的那樣:如果不敢麵對巨大的壓力暴露一定時間開槍,至少也要時不時的短時間內冒頭分散敵人的火力,外加給自己的槍械填裝彈管槍彈以供分隊裏還算能夠穩定發揮的人使用。
這樣一來,盡管很多人在依舊巨大的壓力下仍然不敢對射開火,可卻能有效的把火力集中起來,各按其份的展開戰鬥。這也讓楊天對於如保定這樣勇氣上的民風並不突出的“文德之地”在明代為何長期擁有忠順營那樣的一線精銳略略了解一二。當不靠麵對麵肉搏的火器時代來臨,九州的民風地理也開始略略有些調整變化了。
在三分鍾內連續二十輪六十七毫米口徑野炮榴霰彈開火打擊下,四麵八方圍困隊伍的三萬大軍死傷兩三千人,如果是麵對一些並不精銳的古代傳統對手說不定就能在這個距離的打擊之下讓對手崩潰掉。當然麵對這非同尋常民間義軍可比的久經準備的武裝來說,距離擊潰三四萬強敵明顯還有很大距離。
軍官們利用後備隊的督戰壓力之下,不少潰散的隊伍重整,敵人也不再采取立姿隊列,而是采取臥倒的方式不斷的逼近過來了。相比封建主義曾經有長期基礎的某些年代的近代歐陸,國內的兵源不論強弱其實都如同某種程度上的獨立戰爭時代北美民兵一樣並沒有排隊槍斃的文化基礎,即便是技術時代與火力類似也是一樣。
在炮膛似乎明顯已經顯得有些滾燙,而敵人的隊形低了下來且進一步分散的情況下,楊天也下令終止了暫時的炮擊,並讓整個隊伍也處於隱蔽狀態。
此時遠處四麵八方的位置上依舊有規模不小或精度誤差很遠,或精度還算靠譜的線膛或滑膛槍彈從遠處射來,畢竟在槍械火力輸出實力上,圍攻之敵依舊占據著明顯的上風。楊天在權衡之下不願意在兩裏左右距離上繼續浪費火力了。這個交戰距離或許比曆史上黑火藥線膛武器時代的炮兵交戰距離還要更近一些,可那是雙方兵力差別一般不會太大的情況。如今對方的火力水平和兵力密度雖然相比與自己同級別的部隊更差,兵力優勢卻實在太大,最好是在一裏左右或者略遠一些的距離上展開火力才是更為有效的。
隻不過率領隊伍的強敵似乎還算十分明智,不斷交替掩護的前進之中並沒有前進到能夠讓楊天覺得十分理想的一裏左右的距離上,而是四百步左右大概六百米左右的距離上停了下來,並展開猛烈的火力。很顯然對方也擔心一些精度不好的滑膛彈丸在圍攻的情況下有可能形成不小的誤傷風險的可能。
炮火在圍攏之地前進的時候依舊以緩慢的射速輪流展開火力,隻不過僅僅是遏止了一些打算站起來快速衝鋒的敵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