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夜衛青在馬車上弄假成真呼呼大睡之後,衛廷中便細細地詢問了衛靜姝棄琴擇舞的原因,衛靜姝當即把自己隨宮女去偏殿更衣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講給了父親:
當日用作宮宴的是韶華殿的正殿,繞過正殿玉階屏風後麵還挎有東西兩個偏殿,一間是供舞姬們休憩更衣,另一間則是存放絲竹器樂並備用桌椅器具。
衛靜姝跟著宮女正往存放絲竹的西殿出去,卻不想撞上了一個冒冒失失的太監,那太監雙手端著一個木質托盤,許是走得急並沒有瞧見才轉過來的衛靜姝,竟一下將手裏的托盤並托盤上一盞滾燙的茶水潑在了衛靜姝的衣裙之上,嚇得太監登時“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求饒。
衛靜姝本來就是個溫和的好脾氣,見太監這樣誠惶誠恐的樣子,況且自己除了被嚇了一跳並沒有大礙,並因著時間緊促便沒有什麼,隻是叫他以後心些。
衣襟上濕了一大片,肯定是不能穿的了。別時間上來不來得及換,即便是來得及更換,恐怕這裏也沒有能合乎自己身份的服製。
衛靜姝不得不當機立斷:摒棄自己最為擅長的琴,改為舞。衛靜姝在歌舞上下的精力並不多,從內心講,她並不是很看得上有些官宦千金以姿容歌舞為籌碼想要一步登的做派。
本來準備的是《羽衣霓裳》曲,此曲宛轉連綿如鳴佩環,悠悠揚揚之中自有一股超脫凡塵的神霄絳闕之韻,乃是衛靜姝心頭摯愛,而且此曲也極為考驗舞者的功底和氣韻,衛靜姝雖極少習歌舞,最終憑著對此曲的鍾愛和神領意得也是賭了一把,不望豔驚四座,隻求全身而退。
衛廷中心下了然了:這看似的“巧合”恐怕不單單是巧合吧?恐怕從宮宴上提議各府子女一展才藝的時候,這場戲就開始了。
可能對方隻想著讓衛靜姝殿前失儀,讓衛家緊跟著君前失寵?不對,自從父親辭官避世,衛家就連帶著坐起了冷板凳,能使手段對付一個不受寵的三品將軍也著實讓人想不通容,而平時自己也謹遵父親的意思,朝堂內外行事低調。
衛廷中想不通,但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自從父親前次回京,有人就開始坐不住了…… 可那人萬萬沒想到,不僅低估了衛靜姝的才華,更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弄巧成拙被個四歲稚兒打了個措手不及。
衛廷中不得不打算起來:衛家到了自己這輩,膝下隻有三個女兒,衛靜姝已經十四,最多再過三四年便到了議婚的年紀。衛瑩玉還,且心無城府率真爛漫恐怕難像衛靜姝一樣能夠獨當一麵。爹爹歸隱衛郡,不知道葫蘆裏賣的什麼藥。自己是一介武官,不準哪日就要披甲上陣,到時候,又有誰在京都坐鎮闔家人的安危?
縱觀宮宴之上自家女兒雖然頗有衝動,但是話做派卻有規有矩,尤其是種從容不迫的大氣令衛廷中更是刮目相看。如此來,將來唯有這個女兒或許是衛家的梁柱!
衛青才不不知道自家爹爹腦子裏的深謀遠慮,她的想法真的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別人是升級打怪,而她的目的就一個:習武,打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