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糧棉副業兩手抓(1 / 2)

張光明發現家禽,用野草、野菜、糧食糠,中草藥,把這些按照五、四、三、二的比例喂養,它們長得既壯實,而且還不容易生病。

牲口身上的皮毛個個光光滑滑的倍倍兒亮,家禽身上的羽毛豐滿,光彩亮麗。

他把這個新配方告訴了村民們。

於是大家在自己的家裏,按照張支書研究出的新方法,喂養一兩個月後,果然發現長得快,且又壯實,而且抗病能力很強。

家禽和家畜都沒得過病。

誒呀,可把牧野花村的幹部和群眾們,都高興地笑嗬嗬的。

北邊的蔬菜和瓜類賣掉後,張支書就讓各個隊種植適合夏時耩種的菜類。

他督促社員們,俗話:“一伏種蘿卜,二伏種蔬菜。”可要抓緊時間種植呀。

……

這一段時間,牧野花村人忙活給莊稼間苗工作。

張支書又督促社員們,把玉米和棉花分作兩次間苗。

他:當苗長到三寸左右時,就開始第一次間苗,要留壯去弱。

第二次當嫩苗長出四片葉子時,留下一棵粗壯的,又沒有受到病蟲害侵擾的苗兒定下苗。

芝麻隻需一次就定苗了,而花生和豆類呢就不需要間苗了。

瓜類和紅薯是不能占大地麵積的,大家應該把這幾種苗兒,栽種在河坡沙土地上,然後上足了糞,再經常翻壤打岔,就會結出又大又沙又甜的果實,可好吃了。”

然後,張光明又在大喇叭上囑咐大家,“定了苗後,就要對莊稼密切關注了。

比如要特別注意飛蛾繁衍後代的事兒。

咱全村來個消滅飛蛾害蟲的大行動吧!

逮二十隻飛蛾獎勵一分錢。

咱們男女老少齊上陣,消滅害蟲就要全家出動啊!”

村民們聽了張支書的話後,消滅害蟲都非常主動又積極。

於是,一家一家的人,紛紛拿著個瓶子,來到地裏一見飛蛾,不是抓,就是逮。

人們抓住飛蛾就放進瓶子裏,拿回家讓喂雞鴨鵝大飽口福。

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所以人人都很樂意幹這活兒。

大家要消滅飛蛾,又得防止紅蜘蛛、蚜蟲,田虱……

有效避免了這些田間害蟲對莊稼的襲擊了。

所以張光明每都認真仔細地去觀察每塊田地裏莊稼苗的情況,一見有病蟲害,他立即讓社員們消滅於萌生期。

以往,各生產隊棉花的整枝打叉不到位,產量很低。

而今年張支書是管理農作物的農技師,他教給各個生產隊的社員們折斷多餘的枝條,掰去多餘的葉子,以及切寸尖等一係列的整枝打叉的管理技術。

夏季那時是上考驗農民的意誌是否堅強。

太陽要看看農民能不能受得住強烈陽光的炙考,看看農民能不能得經得住暴風驟雨的擊打。

牧野花村的幹部和群眾,在村支書的正確領導下,不怕任何困難,勇往直前。

秋季的管理農田也很不容易。

人們在玉米田地裏或上糞,或培土時,那葉子會刮拉得村幹部和村民的身上,人人感覺癢疼癢疼的很難受。

毒辣辣的太陽烘烤著在田間勞動的村民,把大家熱得渾身發燒冒火的,臉上被曬得黑紅黑紅的,腦袋會感覺激頭崩腦的,胳膊和腿上都被曬的脫了一層如癬一樣的白皮,更有甚者被曬出了褐紅色的斑。

而且每個人每在田間勞動,全身都是大汗淋漓的。

村民們毫不在乎,仍然頂著熱烘烘的太陽,麵向黑土背對,不辭辛苦地辛勤耕耘著。

花生隻鋤一遍草,因為它的花兒綻放後,就會長出的像一個個針一樣的細尖尖,直往土裏鑽,隻要鑽進土壤裏,就開始生長花生了。

所以人們站在壟裏,隻好彎下腰來,伸出雙手,拔去一顆顆的野草。

把村民們累得腰眼生疼,也沒人偷懶歇一下。

今年秋季的雨水充沛,也就省得澆地了,所以莊稼長勢很好。

光陰似箭,轉眼間花生即將成熟。

這一,張光明走到一塊綠油油的花生地裏,彎下腰,拔起來一嘟嚕。

“謔,長得可不賴,”張光明喜笑顏開地稱讚了一句。

他掰開一個長長的花生角一看,淺紅色的花生皮,包著又白又胖的花生籽兒,又大又飽滿,看起來它大概有八成熟了。

這可把張光明高興的眼睛眯成了一道縫兒。

他又把裸露的部分蓋上土,防止老鼠偷吃花生。

然後他就急衝衝地回到村裏,在大喇叭上吆喝著,讓大隊幹部和各隊幹部,晚上到大隊開會。

在會議上,張光明對各隊長:“你們要把花生趕緊刨出來曬幹,把嫩玉米棒子也掰了曬幹,還像上次那樣加工成食品,拉到縣城的菜市場去賣掉。”

各隊長按照張支書的去做了,這些食品味道好吃,又便宜,同樣出現瘋搶的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