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明采納了教授的建議,就徒步走了十幾裏地,來到縣城的新華書店,買來許多中醫藥方麵的書籍。
回到家認真地研究後,他決定要到四五十公裏外的上南太行山去采藥。
可是他對中藥方麵的知識了解的甚少,他就向郭教授請教。
郭教授,“不如我帶你們幾位到太行山上去走一朝吧,那裏的中草藥很多,我是比較了解的。
張光明:“那裏我也比較熟悉。
有一年領導讓我到太行上上去做培育果樹、紅薯、米種子的培育新品種的工作。”
郭教授:“那年,我到了那裏,正好有一位北京來的中醫藥老專家,在那裏做實地考察和研究工作。
我就請教了老中醫很多很多的中藥知識,了解到了很多的中草藥對人體的疾病預防和治療都有顯著療效啊!”
張光明趕緊:“那咱們叫上秦春和李中秋一起去太行山上采藥材,治療和預防家禽和家畜的疾病吧,”
郭教授很爽快地答應了。
次日不亮,李月娥就起床給要去太行上的四人,攤了一些菜盒子,又裝了四瓶溫開水開水。
她:這菜饃和水是出遠門必備的東西。
張光明就趕著馬車載著郭教授,秦春和李中秋一起要到豫北南太行去采中藥。
一路上他們興趣十足地聊著。
張光明拿著馬鞭吆喝著牲口“得兒喔,駕!”
這匹馬兒“呱嗒呱嗒”一路跑著。
郭教授詢問一些兩位年輕人他們爹娘工作情況。
張支書忽然想起了什麼就把話鋒一轉問道:“你們兩位年輕人還不知道吧?
我們這裏的縣城,可是有著悠久曆史大名鼎鼎的一座文化古城哪!
據縣誌上記載:‘它成立於西漢高祖二年(公元前05年)開始設為汲縣,先後為州、路、府和道製。’我們這個縣可是以“南通十省、北拱神京”著稱啊!
從這兒往裏走是“林氏出生地”,也就是比幹之子林堅是林氏之始祖啊。”
“是嗎?”兩位年輕人驚疑地問。
“把嗎字去掉,是!”郭教授接嘴,“我們縣可是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啊!”
張支書繼續有“可不是嗎,有北齊建造的“香泉寺”,“太公故裏”薑太公的老家就在我們縣呐。”
兩位年輕人流露出吃驚的表情。
“有明朝建造的“望京樓”、“娘娘墳”“有跑馬嶺、雲蒙山等,那雲蒙山上有咱國的第一所軍校,是戰國時期的鬼穀先生創建的。
他是朝歌人,他收徒五百多人,有幾位想必你們也聽過的叱吒疆場、縱橫馳騁的風雲人物:張儀、孫臏、龐涓、尉繚、蘇秦、毛遂等智謀高深能決勝千裏的大人物啊!”
兩位知青聽得目瞪口呆。
秦春他滿臉驚詫的表情:原來這幾位戰國時期有名的軍事家,外交官竟是在這裏的雲夢上,跟著名師鬼穀子先生學來的本領呀!
之所以名師出高徒嘛!
就像咱們的張老師和郭老師都是名師啊。
秦春看著張光明和郭教授。
張光明他忙謙虛地:我哪裏敢和鬼穀先生比呀,比他我是差之十萬八千裏呀!
秦春又接著剛才的話題:“咱三人雖不能成為他們那樣享譽全國的叱吒風雲的名師與高徒,但咱付出百倍的努力要能解決勞苦大眾的溫飽問題也不錯呀!”
一句開玩笑的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張光明興奮地,“哦,前麵的雲夢山就快到了,等到了哦,我會告訴你們的。
我接著跟你們哦,俺縣還有1587年建造的清朝乾隆皇帝親筆題“孔子擊磬處”,這是中國劍刻第一碑。
還有明朝建造的“鎮國塔”那牆上在戰爭中留下的一個個彈痕,仿佛是讓人又回到那硝煙彌漫的戰場……”
“哦是嗎?你們縣這麼多的名勝古跡呀?那可真不愧是具有兩千年多年的曆史的著名文化古城啊!”
他又,“咱言歸正傳哦。
要雲夢山我就不得不《封神演義》這本書了。
哦,你們倆年輕人看過嗎?”
“沒看過。”倆人同時,“不過知道這個故事。”
張光明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了本縣的曆史文化:“那我就來給你們倆講一講《封神演義》這本書上的故事:當年的牧野之戰就發生在我們這裏呀。
而且這其中鼎鼎大名的忠臣比幹的忠骨,也埋葬在俺這座縣城裏呀。
讓人感動的事——比幹的墳地四周生長的草無心,樹無心。
令世界人民感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神奇!
仿佛是地有靈共為紀念這位忠臣而生長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