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剛過,大周王宮就傳來噩耗,太王太後賓天了。
王宮各處都披上了白色,喪幡豎在靈堂外,靈堂內,更是素禞一片。
周大王周珷帶著一眾著麻衣的宗親,齊刷刷跪在靈前守孝,孝子賢孫們已守靈兩日,個個都露出滿臉的疲態。
仁孝是大周的立國之本,喪葬禮儀直接關係到孝,負責喪儀的太宰周召絲毫不敢馬虎。
按照“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標準禮製,周召親自調度著整個葬儀的進行,各小宰和職喪等人員也都各司其責,具體操辦著各環節事務。
禮是萬法之源,事事需循禮而行,而親自製定喪禮的周旦,此刻,卻不在守孝的隊伍中。
此刻,周旦正在與南宮老將軍商議京畿防衛的部署狀況,卜卦算出大凶的卦象後,心中更是有強烈的不安,總覺得會有大事發生。
作為太王太後親孫子的周錦年和周錦繡,一直在守靈的隊伍中,隨著周大王等進行了各種的喪儀。
周錦年哭的最是悲切,悲痛欲絕都掛在臉上,他不吃不喝已有兩日。
周錦年從小是跟著祖母長大,與祖母最是親近,太王太後的去世讓他悲痛過度,最終一頭昏在靈前。
周錦繡見狀,忙招呼侍衛連扛帶抬,把周錦年弄到側殿的一個房間休息。
見周錦年幽幽醒來,周錦繡端來一杯水,溫聲勸道,“錦年,你醒了,先喝口水吧”。
周錦年推開水杯,掙紮起身,“不!我要回去……陪祖母”。
“錦年,喝完水,大哥,就帶你回去”
周錦年渾身沒力氣,也掙脫不開,就勉強喝了兩口水,不一會兒,就覺得天旋地轉,手指著周錦繡,嘴巴長了兩張,就再度昏了過去。
周錦繡喊了一聲,“你倆,出來吧”。
二個穿著喪服的魁梧寺人從帷幔後走出來,周錦繡問:“都準備好了?”。
“是!大公子,準備好了”
“好!給他換衣服吧,立刻就走”
“是!”
兩個魁梧的寺人七手八腳地給周錦年換上寺人的喪服,並架著他從後窗離開。
周錦繡披上一件黑鬥篷,出了側殿的門,也漫不經心地遠遠跟了過去。
看見周錦年被塞進一輛馬車離開,在宮門前,一個魁梧的寺人出示令牌,一個值守的虎士掀開車簾,向內看了一眼,就放馬車出了王宮。
打量了一下四周,周錦繡將鬥篷的帽子壓低,也快步走到歇馬處,上了一匹馬,出示令牌也順利出了王宮,一騎揚長而去。
此刻,一直悄悄跟在周錦繡身後的兩個特訓隊隊員,也上馬跟了出去。
小舞發回信息,提醒周錦繡可能有陰謀,這引起了周旦的高度警戒。
周旦責令薑先生,對周錦繡、西平王周倉、犬戎族等都安排了秘密監控。
一段時間一來,發現周錦繡確實很忙碌,但都是生意上的事,絲毫沒抓住他任何的異樣。
雁過留聲,風過留痕。
負責調查狄巴城的特訓隊員,飛鴿傳回消息,說周平王的一些舉止很不正常。
說他一直稱病不理政事,在侯府內,卻晝夜歌舞淫樂,他從不踏進後宅半步,對妻妾們唯恐躲避不及,最重要的是,封地有調動軍隊的跡象。
這個重大發現,讓正議事的周珷和周旦更加警覺,太王太後薨逝,二人都開始擔心,周倉會不會以祭祀之名,名正言順地抵京,若趁機起事,那可就相當的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