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主意的大臣們,覺得費熙說的挺有道理,聽到他要驅趕老弱民眾的話,大臣們也都心知肚明,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但看見費熙一個卑微小官,在大王麵前大放厥詞,還頗受大王屬意,反襯出自己的無能無用,眾臣都是心有不甘的。
聽了王叔箕子的話,個個立馬都擺出正人君子的嘴臉,開始此起彼伏地聲討,費熙主意的種種後遺症,以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民為國之本,失去民心,那就是自毀前程,這主意……可萬萬不妥”
“是啊,是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絕不能……棄民於不顧”
“這等無德之輩,怎混進了朝堂?……”
“該殺!……”
“……”
聽見嘁嘁喳喳的議論聲,膠鬲眼中劃過一抹算計,忙對陰沉著一張臉的帝辛施禮,“大王,驅趕百姓……極可能……會引起嘩變,反而會被別有用心者利用,朝歌城,遭裏外夾擊。一百多萬人……擁在城內,物資若運不進來,是無論如何……也堅守不到……主力回歸那日,別的……臣或是……還不甚清楚,單是鹽一項,就無法支撐半月,到物資缺乏時,不言而喻,結果隻能是……被甕中捉鱉,徹底錯失主動權”。
一直沉溺玩樂、對政務現狀已不了解的商紂王,被膠鬲給說的,也一下心裏沒了底,他陰戾著一張臉,手指著又裝熊的眾臣,問:“你們,剛剛,不都是挺能說麼?這會兒,怎麼……都啞巴了?”。
大臣們找別人毛病,向來一個比一個有能耐,但真讓他們各抒己見,肚子裏沒什麼想法的他們,又是一個比一個慫,見大王指到自己頭上,都緊縮起脖子,一副事不關己,別來問我的慫樣子。
隻有胖乎乎的膠鬲,迎著商紂王的目光,施禮跟話,“大王,出擊,才能掌握主動,方能解……當下危機”。
見大王和眾臣又都齊刷刷看向自己,膠鬲一臉堅定,慷慨激昂道:“大商綿延六百年,被叛逆……逼到京都,大商,何時受過……此等屈辱?!大王及各先王,哪一個不是……浴血走過來的,我大商……多的是……錚錚好男兒,他們敢來,我們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被膠鬲一番激昂的話,眾臣也被激起不少血性,都紛紛跟著響應,其實,人人心裏都明白,自己家族的榮華富貴,都和大商存亡緊密相連。
“大王,出兵迎戰吧!”
“一群烏合之眾,怎抵得過……我大商的堅甲神兵?出擊!”
“我大商,得天護佑,定會戰無不勝、無往而不利”
“剿滅逆賊,讓他們有去無回!”
“……”
聽著眾臣們躍躍欲試、議論紛紛,費熙心內嗤之以鼻,他實在聽不下去了,突然冷冷插話,“諸位可想過?若輸了……該當如何?”。
膠鬲瞪起眼,立馬針鋒相對,“你住嘴!我大商,比照逆周……兵多將廣,又得天庇護,再說,他們長驅深入,隻要切斷其供給,他們還能有多大的能耐?怎就會輸?你危言聳聽,是何居心?”。
懶得搭理商人出身的膠鬲,費熙對帝辛施禮,義正言辭道:“大王,有道是……忠言逆耳,微臣以為,若隻憑一時義氣,就賭上……大商的六百年基業,未免太過兒戲了,隻要大王在,暫時妥協,是為了未來……有全勝的把握,或東進……與太師回合,或堅守朝歌城,都是當前……可選的應對計策。按膠鬲大人的話,若是貿然迎戰,勝……固然好,但倘若敗了,那就什麼……都沒了,請大王……審慎定奪”。
膠鬲回嘴諷刺,“是你自己……怕失去什麼吧?說白了,就是怕死吧,怕就閉嘴,少在此……冠冕堂皇,妖言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