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禮後楊一帆就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學堂的老師,學童們聽話,楊一帆的教學任務就相對於較輕,所以他整日除了教授學童知識,就是在自己的屋裏瞎忙活些東西。
不過楊一帆在當了學堂老師之後,尤其在村裏人全程觀看楊一帆在拜師禮那的風采後,不僅村裏人對他格外敬重,就連自己家裏人在村子裏都格外的受人尊敬。
學堂裏的學童自從拜師禮後,好似一下子長大了好多,一個個學習刻苦,你要是在村子裏閑轉,不時能看見學童在地上寫寫畫畫,複習昨日傳授的知識。不過讓村裏人津津樂道的就數最調皮的孩子王楊堃了,這家夥不光在家裏認真聽話,就和鄰村的孩子也不打架鬥毆了,美名其曰君子動口不動手,要不是大人們知道其中的原委,還以為楊一帆給他們換了一個兒子。
為了更高提高學童的學習熱情,楊一帆在學堂裏提出了獎勵製度,那就是誰認字最快,在課堂上最認真,得了老師的表揚都可以跟自己提一個獎勵。可以是講一個故事,也可以是和他們做一個遊戲。
昨楊堃在課堂上表現的最後,楊一帆一高興就表揚了一番,誰知道楊堃跟楊一帆提出要教他們武功。都怪自己沒事的時候跟他們講什麼龍八部,弄得這些孩子一個個都成了武功迷,不過為了以後自己的威嚴,隻能做到言而有信,就答應他的要求。
給學童們今教授了幾個大字,看看下學的時辰還早,為了解決自己昨答應學童的事情,讓學童們自己練習,專門囑咐讓楊堃負責維持學堂紀律。
不過自己那會什麼武功,這不族裏麵會武藝的隻有老爹和四叔跟眼前的二伯了。想到自己家老爺子的脾氣跟自己曾經坑過四叔,打死自己都不能去找這二人。再三思量後隻能死乞白賴的求自家二伯來了。
出了學堂便急匆匆的往二伯家走去。剛好二伯一個人在家,楊一帆便開門見山直述來意。
“二伯,事情就是這樣個事情,您老無論如何都要幫幫我,不然你家侄子我在那幫熊孩子跟前就沒有威信了。”楊一帆見自家二伯沉默半,隻能買賣撒嬌了,自己挺大個人了賣萌自己都感到惡寒。
“你挺大個人了,能不能好好話,能不能有一點為人師表的樣子,你這個樣子要是讓父老鄉親看見了會怎麼討論你,你爹看見了不得抽了你的皮啊。”楊鐵奇看著自家侄子,平時挺老實的人怎麼有時候就會犯二了,都是為人師表的人了,如果楊鐵奇知道有犯二這個詞的話,看來有必要給老三一下讓給娃娃找個媳婦兒,有個人管著可能要好的多。
楊一帆要是知道自己的撒嬌賣萌讓二伯惦記上自己的終生大事,要知道現在不光自家父母惦記自己的婚姻大事,還有四叔四嬸,現在有增加了個二伯,打死他都不會跟二伯賣這個萌。
“二伯,你就你幫不幫我吧,現在你要不幫我,侄兒都不知道怎麼辦了?”楊一帆哭喪著臉,看著無動於衷的二伯,自己的口幹舌燥的,自家二伯依然沒有個表示。
“五郎,習武這個事你要問我,我倒是會一些。可是你要給孩子們傳授禦敵之術,這個我不行。這個事情你要問你爹和你四叔他們啊,他們都是征戰沙場的老行伍,我明白你的心思,要讓族裏的後生文武雙全,或一文一武,互為扶持。但你二伯我學的是莊稼把式,根本沒有什麼用,我是有心而無力啊。”楊鐵奇看著自己侄兒,年紀心思老道,走一步看十步,是為家族之富。可無論族老怎麼勸都不願出仕,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