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征紀(1 / 2)

風蕭蕭,雨瀉謝

將士出征不複還。

楊一帆騎在馬上,吐掉口裏的野草,看著行進的隊伍,默念道古人的時。

是不是寫這首詩的作者,也和自己有一樣的經曆,不然也不會寫出來這麼符合自己經曆的詩。

想想自己也是夠悲哀的,幼良王造反了,和自己有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何必讓自己前一還和爹娘在家暢想成親的事,今就隨著大軍出征隴西了,世事變化無常,叫人摸不到思緒。

“校尉大人,前方還有三十裏出關中地界,到達蘭州縣,色已晚,前鋒旅帥派人來詢問,是否安營紮寨。”前方負責哨騎夜不歸前來詢問。

楊一帆穩當的騎在馬上,幾日的奔波,讓這個不會騎馬的少年已經能在馬上穩當而不顛簸。

“告訴前鋒旅帥,讓隊伍哨騎前沿五公裏,沿途警戒,今晚我們再次安營紮寨。”楊一帆對夜不歸道。

行軍在外,最主要的是安營紮寨,既要注意氣情況,又要注意敵軍的襲擊,雖然現在還在關中,但再有五十公裏就出關中,不得不防備。

在自己的帳篷裏洗漱完後,楊一帆處理了這幾日的公文,其實也沒有什麼重要的文件,就是日常的行文通告。

“校尉,各旅帥都在大帳外等候,你看你現在方便不。”楊堃在帳外道。

按照唐朝規製,校尉級別軍官有權利配備一名親衛,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楊一帆讓楊堃擔任了自己的親衛和傳令兵。

明日就要出關中,根據最新一份的塘報,羌人已經從水郡一代活動,誰也不知道蘭州地區有沒有羌人的活動。

“傳各位旅帥到帳內聽令。”楊一帆壓著嗓子道。年齡不能服眾,隻能依靠職務壓製住眾人。

“諾”楊堃去把在帳外等候的諸人喊了進來。

楊一帆坐在大堂上,在看公文。不一會楊堃就帶著各部旅帥進來了。

“標下等見過校尉大人,望大人示下。”諸將進來依次在堂下單膝跪地,拜見。

為了維護軍中主將的威信,大唐陛下李二同學明文規定了,軍中下級見到主將,必須單膝下跪,以示尊重。

楊一帆並沒有立即讓他們起來,就算沒有真真當過官,但是見識過無數影視作品的他知道,有時候禦下之道,也是當官的必修課

楊一帆把自己給都尉的文件簽上字,看著堂下諸人,道:“都起來吧,坐吧。”

帶堂下諸將坐好後,楊一帆拿起手裏的塘報道:“今日我軍前行三十裏地,按照今日的行軍速度,最晚明日我軍就出關中了,到達蘭州縣,我軍前軍程國公已經代軍在蘭州,根據他的指令,我大軍必須在後午時前趕至中軍大帳。

這幾日,各旅士卒士氣怎麼樣,是否可用。”

前鋒旅帥楊鐵牛起身拱手道:“稟校尉大人,前鋒旅士卒士氣高漲,士卒望戰之心急切,屬下以為我旅士卒可有一戰之力。”

殿軍旅帥趙瑞鑫拱手麵有難色道:“標下士卒近日受輔兵營影響,士氣略有所影響,不過標下會在出關中之前,讓士卒士氣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