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紮根北京(1 / 2)

周一一大早楚晗剛到公司,就被周恒遠叫到了辦公室。楚晗很少見他這樣嚴肅的表情,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設計部近期負責的方案進展都比較順利,沒有哪一個項目有難以調和的問題,難道是哪個建設單位對他們的方案不滿意,直接告到了領導的層麵,以至於讓周恒遠被批評了嗎?

她內心有疑問,但是工作這麼多年,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她是有分寸的。隻是默默跟在周恒遠身後走近他的辦公室。

周恒遠拿起辦公桌上的一遝報紙遞給她,今天的早報,她還沒來得及看。

“南郊某工地疑似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加粗放大的黑體字映入眼簾,占據了半個版麵的社會版新聞。文章詳細介紹了南郊工地的地理位置,目前的施工進度,目前在建的高度等很多細節。

文章前半部分寫得詳盡真實,有理有據,後半部分文風一轉,全部采用“疑似”、“據說”之類的字眼,甚至故布迷障說明是某個很有名的建築集團,配圖隻有一小部分是他們的工地實況,剩餘的竟不知是從哪裏來的施工事故照片。

文章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從頭到尾沒有提過“華城景潤”的名稱,卻處處暗示就是這個建築公司的施工事故。

她還在想明明隻是一個工人中暑摔下腳手架的事情,而且當時他們處理很及時,並沒有很多外人知道這一事件,怎麼就上了報紙,還被隱射為是“重大施工安全事故。”

周恒遠指著上麵很小很模糊的一張配圖,“你既然在事故現場,怎麼沒跟我提過這件事情,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子的?”

楚晗看著那張模糊到飛起的照片,好奇他是怎麼認出自己的。照片正是那天她跟工地的項目經理送工人出來的時候,竟然被拍了下來。

“最近持續高溫,總擔心會出什麼意外,那天也是按慣例去工地。結果就遇到工人因為中暑暈倒摔下腳手架的事情,我和項目經理及時送他去了醫院,確定隻是中暑,沒有其他問題之後才回來的。”她想了下,覺得自己沒有上報這件事情確實不太妥當,接著道,“我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是我處理不當,應該及時彙報給領導層的。”

周恒遠歎了口氣,“這明顯是有人惡意為之,現在每個行業都競爭激烈,總有人喜歡用一些卑劣手段。公司方麵我會跟施工部商量,近期再出一些夏季施工的注意事項,再次強調保證施工安全的問題。公司沒有違規操作,這種誤導性的新聞也就隻能逞一時之快。我想說的是你自己,一個建築設計師,萬一真的卷入這樣的事情,對你的前途是很不利的。凡事都要多留一個心眼,不要總是不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

她沒想到周恒遠竟是告誡她,她原本還以為他是責怪她工作不到位。

“謝謝周總,您說的我都明白了,以後會多注意的。謝謝您。”

她跟著周恒遠工作已經七年多了,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畢業生到現在,正是他看似嚴格卻無處不在的關心和照顧才讓她能夠成為今天的自己。

“華城景潤”的辦事效率一向很高,兩天之後施工部總經理親自到各個項目施工場地慰問,查看夏季高溫天氣施工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檢查作業環境,使作業人員了解作業環境和作業條件特點,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向勞動者發放新一輪高溫補貼。一再強調班組輪流施工的工作製度,確保各工地的施工安全。

顧逸寧拉著行李箱從首都機場出來,抬頭望了眼北京格外湛藍的天空。這當然不是他第一次來北京,不同於以往匆匆的來去,這一次,他要紮根於這個地方了。

從此以後,楚晗在的地方就是他工作生活的地方。

“H&AA建築事務所”的創立人霍雲超是顧逸寧在哥大讀書期間機緣巧合之下認識的一位師兄。當時的霍雲超就職於頗有名氣的“MASS Design Group”,他比顧逸寧大八歲,那個時候已經算是比較有成就的設計師,有不少獲獎的設計作品。

霍雲超是地道的北京人,兩年前回國成立了這家事務所,那個時候他就極力邀請顧逸寧來一起工作,奈何顧逸寧那個時候脫不開身。

事務所是位於老城區的獨棟二層老樓,霍雲超租來之後重新就行了裝修。全中式風格,高牆大院,綠油油的爬山虎,青磚黛瓦、木門銅鎖、樹影婆娑,從外麵看像某個官宦人家的舊式宅院。除了門牌號下麵的那個事務所標誌,沒有一處能看出來這是一個設計事務所。

一身西裝革履的顧逸寧出現在“H&AA建築事務所”辦公室的時候,老板霍雲超很給麵子的親自出來迎接。

怎麼說也是特聘來的首席設計師,原本應該是鄭重其事而又隆重的歡迎儀式,此刻卻因為霍雲超的大笑破了功。

霍雲超看著他規規矩矩的西服套裝,十分不讚同地問道,“你可是我花高價聘來的首席設計師,你這個造型,確定不是開玩笑的嗎?”

顧逸寧不以為然道,“你好歹是老板吧,能不能注意一下形象,前仰後合像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