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時管製(1 / 2)

民以食為!沒有糧食,國家不穩,家庭不安,是要出大問題的!曆朝曆代,“吃”的問題向來是第一位的,手中有糧,才能做到心中不慌。餓肚子的滋味可是不好受的!

山中缺田少地,物產貧瘠,加上不便的交通,所以向來就是人煙稀少的地方。所以,即便是山外饑荒已經籠罩到了頭頂,實話流動逃荒的災民們也沒有完全往山裏來,大部分的災民四散流浪著向外省逃跑,真正湧到山裏的隻是極一部分罷了。

憑良心,統算山裏的糧食儲備,估摸著約莫有十二三萬噸,足夠五萬大軍放開來吃個兩年的。但現在整個中王山區,有一個縱隊,下轄四個整建製團,兵力超過了一萬人;再加上民兵、栗山警備部隊、中王山區委下屬民政機關、隸屬軍管的各處工廠、礦山的工人,也有一萬多,這樣可以真正應該縱隊負擔的人口,也就是不到三萬人。假如不管不顧,倒是根本就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了。

可這是不可能的事。且不什麼縱隊是八路軍,是人民的子弟兵這樣的高調,即便是這些戰士的家人,那也是不能眼瞅著他們餓死的。同理,四麵來投的災民,難道就能看著他們餓死在眼前?良心上也過不去啊!

“雖然俺們力量有限,可俺們也是中國軍人,哪能就看著眼前的老人、娃子們餓得哇哇叫呢?那俺們端著飯碗能吃的下去?!”陳龍的情真意切,指著院子外大門口躲躲閃閃著偷窺的一眾孩童道,“所以,俺們必須要盡自己的全力,拿出所有能動用的糧食來救助相親們。這一點必須要嚴格執行,不能打折扣。俺建議從今開始,往後兩年時間,在中王山區實行軍事管製,對糧食、油料、肉食、布匹等生活物資實行統一調配發放,大家都把肚皮緊一緊,共同渡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我完全讚成陳隊長的意見,應對這樣百年不遇的大饑荒,就是要有計劃性和統一性,厲行節約,算計著過日子。”曲縉雲也第一時間表態。

“嗯,我也讚成。但我要提醒大家,即便是軍管,部隊的基本生活還是要得到保障的,不能影響了戰鬥力。”譚思虎倒是站在了部隊的角度看待問題,畢竟日本鬼子、二鬼子還在四周環視,頑固派、土匪、地方自衛團練也不是什麼善茬,下還遠沒有到太平的時候。

最後,大家進行了表決,軍管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通過,大災當前,離開了這個集體,誰也沒有獨自渡過饑荒,生存下去的的把握。

會議決定成立軍管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龍,副主任有曲縉雲、魏春生、周雲欣、萬古泉四齲任;下屬兩個處,軍政處統管部隊、民兵、廠礦企業的物資供應,萬古泉兼任處長,胡大康、譚思虎、陳老山、洪旭三人任副處長;民政處統管集鎮居民、農戶、獵戶、災民的物資供應,包括新建災民安置點、統一編戶齊民,調度生產等工作。周雲欣兼任處長,魏春生、陳三爺、王蘭、孫國卿、陳富五人任副處長。抽調李誌春、孫國俊、滕之友三個縣城出來的高中生,出任魯莊、栗山、銅鑼寨三個災民安置點的鄉長,負責災民的安置管理。

............................

軍事管製的製度是嚴格的,大災之年,世道紛亂。亂世當用重典,這是軍政聯席會議達成的一個共識。經反複討論,一直到了年三十才正式出台了《中王山區臨時戰時管製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