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十三年,有五大行省分別建立省議會,這一年政務院仍舊是竭盡所能進行“北部大開發”,同時鼓勵商貿,加強教育!
冬天的時候,蒙古人再次南侵,宋軍仍舊是以防禦為主!
不過,大量的軍械已經陸續朝著北方各部運去。
這一年,趙諶對於政務院的幹涉越來越少,他將大量的精力花費在了國會、法庭製度建設之上,政務院運行穩妥。
宣武十四年的春天,二月二十日的時候,趙諶率領禦營一萬士兵朝著北方而去,軍部大臣曲端與趙諶一起北上。
二月二十一日,趙諶已經從居庸關出來,他們進入了茫茫的草原中!
雖然春天已經到來,但是草原仍舊有些微的寒冷,趙諶吹著涼風,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情似乎極好。
一萬禦營軍隊朝著北方不斷的馳騁著,他們一路上碰到州府也不停留,而是從各個州府旁邊路過。
三月十五日,趙諶、曲端等人來到了曾經的遼國上京臨潢府一帶,現在這裏是大宋北方行省的首府所在。
當日下午的時候,趙諶來到了臨潢府的南城門外,在這裏,無數的契丹人跪迎趙諶到來!
這幾年來,政務院仍舊不斷在遼東進行宣傳工作,趙諶“救世主”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家家戶戶的契丹人家中都擺放著趙諶的塑像,契丹人中甚至出現了多個宗教組織,都是以供奉趙諶為目的。
此刻契丹人跪在那裏,臨潢府外到處都是“主”、“救世主”的聲音。
“陛下!”最前方則是有無數的軍人在那裏,這些軍人的眼中也帶著激動的神色。
趙諶在軍中的威望極高,無人可及。
“李顯忠!”看到一個將領跪在那裏,趙諶大笑著將他拉了起來,道。
這將領正是駐守上京一帶的李顯忠!此刻李顯忠異常的興奮、喜悅。
“陛下,您終於來了!”李顯忠道。
“走!今日朕就住在你們的軍營中!”趙諶道。
黃昏的時候,趙諶、李顯忠等人來到了宋軍軍營中,在這裏他再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歡迎。
“現在你們有多少戰馬?”趙諶、李顯忠一邊朝著裏麵走去,趙諶邊問道。
“現在我們總共有二十五萬匹戰馬!北方行省本就是產馬之地,我軍之中戰馬數量最多!”李顯忠道。
“很好!你們可以武裝十二萬騎兵!”趙諶道。
“我們現在的騎兵數量達到了十三萬人了。”李顯忠笑道。
“劉錡那邊的情形如何?”趙諶道。
“劉錡將軍手下有十萬步兵,八萬騎兵!”李顯忠道。
“嶽飛現在擁有十萬騎兵,四萬步兵,韓世忠則是擁有九萬騎兵,十一萬步兵!北方騎兵數量接近四十萬!每年為了養這四十萬騎兵,朝廷花費極大!”趙諶道。
李顯忠默默點了點頭。
“不過這樣的花費是值得的!我們大宋幅員萬裏,國民近億,必須至少保持一百萬或者更多的兵力才行!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趙諶道。
“陛下,北方蒙古人曆年來不斷的侵襲我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末將請求帶兵進入蒙古,消滅蒙古之患!”李顯忠道。
“這一次朕正是為了這件事情而來!”趙諶道。
“啊!”李顯忠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神色來。
“朝廷休養生息整整兩年的時間,無論是政策、製度都越來越是完善,國家的財政收入也越來越多,現在我們終於可以抽出手來對付蒙古人了!”趙諶笑道。
“陛下,我們何時對蒙古人用兵?蒙古人數量不少,若是僅僅靠著末將一軍,未必能夠全殲蒙古人!”李顯忠道。
“自然不是你們一軍了!這一次朝廷將會動用你、嶽飛、韓世忠、劉錡一起對蒙古人展開圍剿,一舉清除蒙古邊患!”趙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