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麵前。
“您坐!”趙立晨上前攙扶,卻被謝老給拒絕了。
“這些年間,我也沒少練太極,我的身子骨還是不錯的。隻是年紀大了,難免各個零件都不好用。你們不要把我當成老人家就好。”謝老微微一笑,從懷裏掏出了一塊璞玉,放在趙立晨的麵前。
趙立晨仔細打量眼前的璞玉,不禁聯想起資料上看到的璞玉。兩塊璞玉幾乎沒有任何差別,在外行來看,謝老收藏的東西都是可以以假亂真的。
“就是這塊璞玉嗎?”趙立晨忍不住挑了挑眉毛,笑著問道。
“現在,在濱江很容易買到這樣成色的璞玉。就連我這個考古專家都無法用rou眼辨別,你說現代人的工藝發展到了什麼水平?”謝老忍不住自嘲道。
“謝老謙虛,您能看上眼的東西起碼要七八十萬,即便是贗品,也是高級的贗品。”趙立晨拍馬屁的功夫還真是一流。
“哦?趙醫生對古玉也有研究嗎?”謝老歪著頭望著趙立晨,忍不住一陣好奇。
“研究倒談不上,晚輩過來拜訪您,總是要做足功課的。我隻是讀過幾本關於玉石的書籍,不敢在謝老麵前班門弄斧。”趙立晨摸著那塊璞玉,不由得一陣心驚。
這塊璞玉冬暖夏涼,人的皮膚所處之處,給人留下一股攝人心魄的震撼。如此細膩的玉質實在讓人害怕。
難道說,這塊璞玉就是康熙爺留下的珍寶嗎?
第608章:美事一樁
眼見著趙立晨麵色微怔,謝老忍不住哈哈大笑。
“趙醫生以為這塊璞玉是真的吧?其實,這塊玉是我剛剛做的,不過是仿造了古人的手法,故意做舊而已。趙醫生這樣聰明伶俐的人,還是被我給騙過了。”謝老像老頑童一般,隻為逗趣。
趙立晨尷尬的笑著,忍不住連連稱讚。
“這塊玉的刀工十分簡潔明快,可是鏤空部位卻透露出匠人的細致和豪放。其中的鋒芒讓人不得不佩服,這樣的刀功,在整個濱江市隻有謝老可以做到!”趙立晨不覺痕跡地誇讚,讓謝老連連點頭。
“我用的刀功是失傳已久的毛刀刻。這種刀法始於秦代,在漢代發揚光大,因為此法粗礦,令人有賞心悅目的感覺,才會流傳下來。隻是現代的年輕人很少會沉下心來,學習古代雕刻之法。慢慢的,毛刀刻也就很難見到了。我的幾個徒弟整理了不少資料,隻想跟著我學習毛刀刻。我的身體越來越差,尤其是眼睛花的不行,這項技藝算是失傳了!”謝老一臉無奈的搖了搖頭。
“毛刀刻沒有傳人了嗎?”趙立晨總覺得有些可惜。
“據我所知,傳人並不多了。他們大多隱居山林,與現代社會脫鉤。祖傳的手藝向來是不傳給外姓的,這就讓毛刀刻的傳承陷入了困境的重要原因。不過,這塊璞玉的風格和我們要找的璞玉非常非常相似。”謝老再次把璞玉jiāo給趙立晨把玩。
“關於這塊璞玉,您了解什麼背景資料呢?”趙立晨終於把話題扯回了璞玉本身。
“這塊璞玉非同小可,我在幾個拍賣會上都見過它的身影。也不知怎麼回事兒,隻要是得到這塊璞玉的買主,家中就會接二連三的發生禍事,有一個英國人以高價拍下這塊璞玉,結果全家都死了。從此以後,這塊璞玉就成了厄運的代名詞。可是,我們真正關心的並不是璞玉本身的價值,而是它背後的寶藏。”謝老終於印證了璞玉得秘密。
“您覺得這個傳說是真的嗎?”趙立晨有些踟躕。
“你不信?”謝老輕聲反問道。
“謝老不要怪晚輩才疏學淺,我也翻看過不少古籍記錄,關於這塊璞玉,幾乎沒有說明。清朝的曆史中,隻有乾隆皇帝最喜歡玉石之器。康熙爺親政以來,一直忙於國家大事,行事甚為節儉。到雍正帝,更是如此。雍正帝勤政愛民,又筆耕不輟。他的後宮也奉行節儉,我不明白,這兩朝帝王都沒有對一塊普通的璞玉做記載,為什麼突然傳出璞玉背後有寶藏的傳說呢?”趙立晨鬥膽質疑謝老的推測。
“的確如此,現代人的雕刻工藝不斷進步。很多物件的流通速度非常快的,可能昨天剛剛出爐的瓷器轉眼間就到了國外,還可能被拍出天價。有些東西就是炒作出來的,並沒有什麼觀賞的價值。就像這塊璞玉一樣,什麼康熙爺送給愛女的陪嫁之物,康熙爺送給年妃的東西……這些流言蜚語傳出,不過是為這塊璞玉增加文化的價值而已。在我眼裏,真品和贗品並沒有什麼區別。”謝老的話引得趙立晨一陣驚訝。
“那您找軍方幫忙……”趙立晨實在想不通謝老的話外之意。
“很簡單,我需要軍方的保護。”謝老道出一個驚天的事實。
“什麼?您根本不想找什麼璞玉?也沒有璞玉背後的寶藏?”錢之美一個猛子站了起來,一臉不可置信的望著謝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