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緊急(1 / 2)

在法租界貝勒路福煦村一棟假三層樓裏,中共上海交通站的章伸誌電台,正在與延安聯絡。

這個電台發報機隻有25瓦,因功率小,要通過香港轉至延安。收發報機和天線,都藏在假三層的夾壁中,壁上糊著牆紙,開啟處用牆紙的條紋圖案遮住,不仔細看很難發現縫道。

前麵再放一張四條腿的茶幾,可以看到後麵的牆,不知內情的人,不會注意到茶幾背後會有什麼花樣。

二樓的臥室暗裝了一條通往三樓的電鈴,一旦下麵有什麼情況,一樓掩護的老孟,就會按動電鈴報警。

按鈕是一個釘子,為防按鈕暴露,老孟便在釘子上掛件衣服。為防止報務員在工作時聽不到鈴聲還特意裝上信號燈,隻要電鈴一響,信號燈也會隨之亮起。老孟特別叮囑保姆,夜晚未經他的許可不能隨意打開大門。

章伸誌雖與老孟夫婦是同誌,可他們裝作互不認識,老孟搬進來前,之前的房東,也是我黨的同誌,特意在報上登了招租廣告,老孟是通過經租處辦理手續遷進。

為了逼真,老孟一家獨自開夥,而章伸誌的一日三餐則在外麵解決。吃飯時間,也是他與譯電員交換電碼的時機。

章伸誌一般是在晚上發報,正發報時,突然從三樓下來,敲了敲老孟的臥室門,低聲焦急地說:“老孟,電台出故障了。”

章伸誌個頭不高,相貌普通,穿著像是普通工人。他是延安無線電通訊學校的第十三期學員,十分熟悉技術業務,跟隨周先生到上海後,很快就把電台就架了起來。

老孟急道:“有備用配件嗎?”

老孟三十多歲,微胖,也有點小肚楠,公開身份是天津廣順皮毛公司駐上海辦事處的負責人,大名孟先述。

章伸誌搖了搖頭,發報機就是他的武器,沒有了武器,他還怎麼作戰?此刻,他的心情就像戰士沒法上戰場一樣。

章伸誌搖了搖頭:“隻有一個真空管,估計不夠。另外,變壓器好像也壞了。”

孟先述說道:“我馬上向組織報告。”

顧不上外麵已經天黑,他披著衣服就出去了。電台是與延安聯絡的工具,電台出了故意,上海地下黨將無法接收延安的指示,也無法向中央請示和上報情報。

胡孝民第二天早上,收到了上級傳來的緊急指示,讓他準備兩個真空管和一個變壓器。如有可能,準備一台大功率電台,至少要在五十瓦以上,以便直接與延安聯絡。

在延年坊7號,胡孝民早就準備了兩部電台以上的配件。胡孝民親自去了一趟,用皮箱把一部大功率電台裝在裏麵,還準備了充足的配件,除了真空管和變壓器外,還有漆包線和矽鋼片。

裝好之後,胡孝民把箱子裝到車子的後備廂裏。開車回去的時候,暗暗發愁,這麼重的箱子,怎麼交給交通站?

胡孝民自己把箱子提到九風茶樓,看似最簡單,卻是最危險的舉動。這個箱子,不能與胡孝民有任何關係。

讓馮香蓮提的話,她似乎又有些吃力。一個小姑娘,提著這麼重的行李箱,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