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仕君活著的時候,很多人都是看在趙仕君的麵子上,才與胡孝民共事。趙仕君一死,他們就覺得胡孝民成了擺設。
哪想到,胡孝民深得日本人信任,手段更高明。別看他是政保局第三局的局長,在軍隊也沒什麼威信,又沒真正帶過兵。然而,胡孝民用特務手段,將手底下的這幫將領治得服服帖帖的。
胡孝民要求,所有部隊的軍事行動前,一律上報蘇北綏靖公署參謀處,他這個參謀長審議後,才能實施。
蘇北綏靖公署下的命令,各個部隊必須嚴格執行。如果不聽令行事,胡孝民就要懷疑他通共了。
於繼泰的第三軍因為他這個軍長不在,被新四軍打得丟盔棄甲,而於繼泰還要負主要責任。要不是他與第三戰區聯絡,收到新四軍的信也不上報,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於繼泰有苦說不出,他要是不承擔責任,這個軍長怕也是當不下去了。而且,他還得承諾,以後堅決與新四軍鬥到底。
就在胡孝民覺得,蘇北情況一片大好時,蘇南卻出事了。
根據胡孝民得到了準確消息,日軍決定向蘇浙皖邊區的第三戰區國民黨駐軍大舉進攻!
之前國民黨江蘇省政府才剛剛遷到溧陽,如果日軍真的進攻第三戰區,國民黨省政府又得遷移。
得到情報後,胡孝民第一時間向重慶報告了日軍的最新計劃。
令胡孝民沒想到的是,第三戰區駐軍收到準確情報後,不是想著狙擊日軍,而是倉皇後撤,溧陽、廣德、宣城、郎溪4縣在3天中相繼淪陷……
而江蘇省政府還未立穩腳,就不得不又再次逃亡……
他們的操作,讓胡孝民看得目瞪口呆,他們把敵進我退,執行得很徹底。可就沒想到,還有句“敵退我進”麼?
胡孝民覺得很遺憾,早知道第三戰區的部隊根本不抵抗,自己也應該參與這次行動啊。把國民黨江蘇省政府趕走、擊潰第三戰區的部隊,這也是不少的功績呢。
蘇浙皖要是沒有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胡孝民相信,不用多久,第三戰區的部隊就會被趕出淪陷區,所謂的省政府,根本不可能建立。
可就算如此,江蘇省政府也無法在江蘇立足了。
省政府奉國民政府令,隻得遷往安徽阜陽西北的太和縣辦公,因為倉促遷移,經過幾個月時間,省政府機關人員才陸續抵達。由於住房問題,一段時間省政府機關曾移到臨泉縣境內辦公。
為便於秉承國民政府的政令,省政府在重慶設了辦事處。當聽到這個消息時,胡孝民簡直不敢相信。
而更令他震驚的是,為加強與第三戰區的聯係,在江西鉛山第三戰區司令部駐地設了辦事處。
江蘇省政府自此之後,主要聯係蘇北各縣,從溧陽遷到安徽績溪的江南行署則負責聯係蘇南各縣。此時的江蘇省的行政係統,已陷於四分五裂。
令胡孝民欣慰的是,他將第三戰區不戰而逃的情報,向組織報告後。蘇南新四軍第十六旅,既在新淪陷區開展抗日鬥爭,收複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