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馬郎的有理,馬郎,你看如何分配吧。”
和林環不一樣,以前開過鐵匠鋪的郭平知道做生意的確需要先把各方怎麼分錢清楚,就算是招工,你也得先工錢啊。
“我是這樣想的...我去把黑板搬過來。”
之前馬強還用的是石灰石,但是有熟石灰後,馬強就開始用上粉筆了。
粉筆實際上就是熟石灰加水然後定型烘製,當然,這樣的粉筆灰塵還是比較多的,等日後有了石膏,馬強就可以做出無毒粉筆了,現在隻能先湊合的用。
隻見馬強在黑板上吱吱喳喳寫了起來,雖然還是簡體字,但配合馬強的解釋,林環幾人還是看得懂的,至於不認字的楊萬裏更是以聽為主。
“我們都知道收入減去成本等於收益,收入好理解,就是我們賣出貨物後所得的錢財或換取的等價值貨物,成本應該分為幾種成本,除了各種材料外,還應該計算人工成本。
隻要是參加了勞作的,無論是像我這樣的腦力勞作還是像劉惠兄弟這樣的體力勞作,都應該有一定的最低收入,這部分叫做底薪,這底薪怎麼定,我們等會再確定。
我們再將收益中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大鬆村集體收入,這部分錢是給我們大鬆村全體村民的主要用途是發放村民福利和改善大家的生活環境,比如給孤寡老人生活補貼,給困難村民補貼紅白喜事,請先生教導村民讀書習武或者像這次牙刷和牙膏的發放的錢都從這裏麵出。
這集體收入的金額我建議不能太少,但也不能過多,過少則容易讓村民心生不滿,過多則容易讓村民失去工作的積極性。
第二部分為集體分紅,是所有參與工作的人的分紅,這部分分紅是年底一次性發放的,也可以叫做年終獎。
第三部分為股東分紅,股東的意思就是出資認購我們這個作坊的人,這些人既擁有一定權利,也承擔一定義務,由於無論是牙刷還是牙膏又或者是肥皂都是由我研發出來的,所以我出的是配方和生產辦法,其他有的如郭叔父出了材料,呂青橙等人出了力氣,這些都可以折合為資金認購,其他村民如果願意認購也可以購買我們這個作坊的股份,這個我們後麵再詳談。
最後一部分為暫不分配利潤,比如我們要擴大生產或者購買材料或其他事項。
股東分紅和集體收入、集體分紅、暫不分配利潤的具體比例應該眾議而決,我提議成立一個大鬆集體經濟委員會,由五位叔父和我一同擔任委員,所有的決議都應該以超過或達到三分之二的人認可才能通過,比如現在我們是六個人,就必須要有四個或以上的人同意的利潤分配方案才能執行。”
馬強洋洋灑灑的了一大堆,回過頭來才發現這五個大叔都已經呆了。
“那個...幾位叔父可有什麼問題?”
嶽亮吞了口口水,這和他當年在鐵匠鋪的辦法比起來實在複雜了太多了。
“馬郎,有必要這樣嗎?”
“當然有,首先是基本底薪,這是為了讓大家心安,這個底薪不會太多的,但是可以保證大家不餓死,我建議可以分級定薪,比如定二十一個級別,最低的一個月隻有三十文錢,工作三個月就可以提升為二十級,底薪提升為三十五文,當然,具體辦法我們後麵詳細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