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強,字漢盛,他和張讓等人一樣,也是黃門出身,但和張讓等人不同的是,當劉宏封他為中常侍和都鄉侯的時候,他不但不受,反而上書希望劉宏能斥奸佞,任重量,薄賦稅,厚農桑,開言路,劉宏雖然知道他對自己是忠心耿耿,但卻不對他重用。
畢竟,你一個宦官,不想著讓我開心,憂國憂民的,你讓我怎麼對你放心。
反正劉宏是這樣想的。
呂強這個時候求見,劉宏也猜到必然是希望自己能解黨錮。
劉宏心裏也明白,現在的士族都在等他解黨錮,如果自己再不解黨錮,那些士人恐怕會坐等黃巾軍打進洛陽吧。
畢竟,他自己皇子都有兩個了。
換個皇帝再解也是一樣的。
果然,等呂強一進來,便上諫言道“如今黃巾肆虐,無論其根源為何,陛下都應先安撫人心,當先誅左右貪濁者,然後大赦黨人,精選將士,以名將統兵,以名士撫民,方能使四方安定啊。”
劉宏撫須眯眼的道“不知何人可統兵?”
“陛下,自古軍不外授,何大匠乃陛下外戚,又頗有勇力,為何不用?”
如果呂強要用其他的什麼士人統兵,劉宏不定會讓人把他拉下去,但到何進,劉宏確實是動心了。
劉宏所懼的,無外乎是一旦黃巾平定後,那些士族有了兵權,會尾大不掉,但如果是何進,他唯一要考慮的就是自己身後事,在自己活著的時候,何進卻是可以不懼的。
外戚永遠都是皇權的延伸。
至於自己的身後事,劉宏覺得自己最少還可以活幾十年,沒看到昨還和三個宮女深談了一下人體的奧妙麼。
“善!”
這時昔日的西涼三明之一皇埔規之侄北地太守皇甫嵩也上書請劉宏以西園錢財犒賞軍士,並且解除黨錮,劉宏見勢不可逆,便正式下詔,解除黨錮,同時封何進為大將軍,集結北軍五營嚴守洛陽八關,並且打開武庫,修整軍械,招募勇士,以為強軍,征辟名士,委以重任,一時間,洛陽城軍心大振,各地士族奔走相告,九州豪強練兵演武,本來毫無動靜的各地郡兵也慢慢開始集合反擊。
何進就任大將軍後,立刻征辟了大量士族子弟,袁紹、王芬等昔日因黨錮而白身隱蔽之人,紛紛就任高位,如王芬就被任命為冀州刺史,派往冀州總理民事,以鏟除黃巾產生的根源。袁紹因為門第顯赫,人脈廣結,很快就得到了何進的信任,被任命為虎賁中郎將,和何進一起坐鎮中央,指揮剿滅黃巾之事。
數日後,經大將軍和太尉、司空、司徒四府聯合商議,推舉了盧植、皇埔嵩、朱儁為中郎將,為剿滅黃巾的主將。
三人齊聚洛陽後,爭論了一夜,拿出了北攻中堵南守的戰略。
具體為為北中郎將盧植,和副將護烏桓校尉宗員,率北軍五營為主力,前往冀州平定張角。
左中郎將皇埔嵩和右中朗將朱儁一起率五校、三河騎士和新招募的勇士共計四萬,前往豫州平定波才。
至於已經占據宛城的張曼成,則交給了原江夏都尉秦,令其率各郡兵馬攻打張曼成,不求勝,隻求不敗。
也就是此時,原本還是下邳縣丞的孫堅被朱儁推薦,自行招募了淮水、泗水和家鄉的少年豪傑,前往和朱儁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