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公孫瓚追張舉去了?”馬強得知公孫瓚居然去追張舉而且一晚上沒有回來的消息時,已經亮了。
“軍師,我們是不是要立刻出兵漁陽?”馬強回頭問道。
段英搖頭道“張舉已成驚弓之鳥,公孫長史麾下皆為精銳,大有可能一戰而破,即使不敵漁陽守軍,也不會慘敗,現在我軍應該立刻回援薊縣!”
“回援?”馬強愣了一下,這個詞是薊縣大寨有危險啊。
“昨夜混戰,逃脫者不下數百人,此處順沽水而下就是通縣,想來最遲中午時分,就會有逃兵到通縣,最晚今夜傍晚,程誌遠必攻我軍大營。”
馬強目瞪口呆的看著好像在一件事的段英,你既然都想到了會這樣,居然還勸自己隻放一百軍士在大營裏,還好自己沒答應。
不對啊,這段英好像早就想到了會這樣。
“段英,此事你是否早已料到?那為何當初勸我隻放一百軍士虛張聲勢?”
“兵法雲,攻城為下,通縣和薊縣成掎角之勢,如我軍攻拔,費時一月也不可得,必須調其出城,如隻有一百軍士,賊軍打探之下,破綻重重,必能成功。
賊軍攻伐營寨,按英的計劃,我軍損失最多也不過一百人,至於民夫,大都是昌平青壯,非我營嫡係,這些人陣亡,對我等有利無害。”
“那是人命!而且那些民夫都是因為信任我才願意冒險留在空虛的大營中的,他們死了,如何叫有利無害?”
“昌平就那麼大,四周荒地幾乎都已被明公收購,等明公蕩平賊軍後,去哪裏找土地獎賜軍士?如果沒有土地,即使再多的錢財,也難以捆住這些軍士的心!明公,田為軍心之所駐啊!”
段英的語氣無喜無哀,仿佛在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馬強愣了一下,腦子一下都轉不過來了。
這怎麼還他有理了。
馬強其實聽完了段英的話,就明白了段英的想法,段英的確是在為自己考慮,紅星營不是傳統田莊,田地其實人均很少,等到打完仗,怎麼賞賜這些立功的將士就是最大的問題,按照從春秋戰國開始的傳統,軍功授田才是正道,軍士對獎勵最看重的也就是田地,有了田地,軍士就不會叛逃,會忠心於給他們田地的皇朝或者軍閥。
田地問題、糧食問題永遠是中原王朝的核心問題,要想一支軍隊永遠忠心,授田是最好的辦法,那些世家大族之所以能有私軍,也是因為手裏掌握了大量的田地。
馬強需要田地,可如果要用減少大量人口的方式增加可以擁有和分配的田地,那不還是陷入了亂治漩渦麼,那他馬強來到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意義。
“軍師,萬事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的想法我理解,但我想的是護民,衛民,如此毒計,日後絕不可行!”馬強背過身,聲音有些冷淡,然後對著邊上的軍士喝道“傳令各營集合,準備回援薊縣!”
段英在馬強的身後笑了起來,田地問題是馬強遲早要解決的問題,馬強現在舍棄了殺民取地,那麼就隻剩下殺士取地這一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