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即使如此,這和我軍屯田又有何關係?”
馬強還是沒有太想明白。
“各方大族借此機會大肆兼並土地,但土地本質是毫無價值的,隻有耕種了才有價值,耕種需要人!
因此大族現在最需要的便是人口,這些戰俘是我們俘獲的,即使不賣給他們,他們也不會多什麼。
但我們現在大肆開墾荒地,那麼加入軍屯就會成為黔首出路之一,各地大族都不會樂於其成,
如明公現在為真刺史,或者是一地太守,軍屯都需三思而行,何況現在明公隻是代刺史,如此做,隻會四方皆敵。”
段英完,看向了一臉無奈的馬強。
馬強也慢慢的回憶自己少年時看的一些曆史往事。
曹操是三國群雄使用屯田最早,力度也最大的人,軍屯讓曹操的軍糧終於寬鬆了一些,但曹操的屯田製度也隻是在戰亂時間有效,到了後期就被各地的世家侵吞,甚至到了無力為繼的地步。
軍屯明明可以減少政府對當地百姓士族的稅賦,卻依舊被士族所抵觸,必然是有其他原因,現在看來,問題就是在這人上了。
人才是一切生產活動的基本要素,這些世家倒是不傻。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軍師你個法子。”
馬強看著段英那張臉,幹脆甩鍋。
“黃巾之亂,快則一年,慢則三年,必然會平,到時各地百廢待興,最需要的便是農耕器械。
明公有水力錘鐵之法,漁陽又多鐵礦,這些鐵礦原本大半屬於張家,現在張家已滅,唯獨張盛存活,明公大可和張縣尉協商,租借那些鐵礦或將其購買,再將這些人充為工役,用以挖礦冶煉,如此一來不和士族爭利,二來可得漁陽半壁之實,三來明公也能和張縣尉、盧夫人一個交代了。”
不務農?去務工?
這樣倒是也能解決招募黃巾軍後的家屬問題。
而且現在也的確過了春耕的時候了。
但馬強一想到張盛,還真的有些心虛。
自從公孫瓚把張家族滅後,馬強一直覺得有些沒臉見他。
聽張盛在昌平已經醒了,是不是該去看看他了。
寇憲突然瞪大了眼睛,皺眉想什麼,卻被段英用眼神阻止了,不由退了回去。
馬強決定回去再想想,便宣布散會。
寇憲等馬強離去,敲了敲腦袋,然後有些不快的道“段兄為何戲耍我和明公,軍屯雖然會讓大族不快,但明公有兵馬和軍功在手,何人敢妄為?朝堂之上也不會因此而責怪明公的。”
段英笑道“瞞不過你,想來要不了多久,明公自己也會想明白此事。
隻是寇兄,你以為明公的未來在何處?”
“段兄何意?”
“按大漢律法,明公是幽州人,就不能在幽州為刺史,是廣陽人,便不能為廣陽郡太守。
幽州貧寒,隻有廣陽、涿郡兩地有可為,其餘各郡,人少地貧,強於兵事而弱於民事,可割據而守卻難以進取。
明公想日後有所為,幽州並非首選之地。”
“所以你不想讓明公軍屯,為的是日後能帶走這四萬人?”
段英笑著點頭道“這幾萬人無牽無掛,對朝廷有恨,對世家有怨,怎能日後送於他人?”
“你啊...”寇憲搖了搖頭,一臉的無奈“那你希望明公去哪了?”
段英輕輕敲打四輪車的把手,笑道“如果可以,自然是冀州最好,冀州人最多,地最廣,背靠幽州,進可攻,退可守,但冀州世家大族太多,明公難以立足,既然冀州不能取,那其次便是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