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是在張角死後第三才醒過來的。
“爹爹..爹爹...”
張寧很虛弱的呼喊著,一個道士進來喜道“少將軍醒了?”
這個道士便是被張角托孤的紫虛。
“紫虛師兄,我爹爹呢?”
紫虛眼中閃過一絲悲傷,嘴裏道“少將軍好好休息,將軍日夜巡視,已經累了,在休息,我去讓人公將軍來。”
張寧不疑有他,點了點頭。
張梁得知張寧醒了,不由欣喜若狂,沒想到這馬強給的藥還真的有效,看來大哥沒看錯人。
但一想到自己的大哥卻沒等到這一,又不由悲從心來。
張梁也不敢告訴張寧實情,隻是勸張寧休息,一直過了三,張寧感覺不對,逼問之下,張梁才告知了張寧實情。
張寧得知張角已病逝的消息,沒有哭,也沒有鬧,她靜靜的坐在張角的棺木前,嘴裏念著張角教她的經文。
“寧兒,你還有三叔在,三叔會保護你的!”
張梁擔憂的看著張寧,張寧笑了一下,眼神空蕩蕩的道“三叔,我們這廣宗城還能守多久?”
“最少能守半年!”
“半年後呢?”
....
“大哥,如果城破,就讓你去找城北的馬懷義投降。”
“三叔你呢?還會保護我嗎?”
張梁有些不出話來。
“二叔死了,爹爹也死了,三叔,我們還要死多少人啊?我好想回到我們的道觀,在房梁上偷聽你們講經...三叔,你能告訴我,爹爹和二叔都是為什麼死的嗎?”
“為了太平之世!”張梁堅定的道。
“太平之世麼...”張寧點了點頭,起身道“三叔,我去房間念經了,如果城破了,和我一聲。”
張梁看著無比陌生的張寧,猛地一拳砸到地上,由於用力過大,一絲鮮血從拳頭上流了出來。
“這該死的世道!”
如果皇帝能好一點,如果那些士族能對百姓仁義一點,如果大家都有口飯吃。
他們三兄弟何必帶著上百萬道眾到這個地步啊。
——蒼亭
“萬勝!萬勝!萬勝!!”
皇甫嵩看著被將士押到自己麵前的卜已,大喜的對邊上一儒生道“這次多虧了司直,否則此戰絕不會如此輕鬆。”
被稱為司直的儒生笑著搖了搖手中的羽扇,他名叫閻忠,涼州武威郡姑臧人,是西涼的名士,自薦為皇甫嵩的主薄。
皇甫嵩另外一邊的一個約五十上下的男子也讚道“此戰我們俘獲了最少七八千賊軍,大河附近的賊軍被掃之一空,接下來隻要前往廣宗和董中郎會師,便可聚殲賊首張角了!”
“子師所言極是,看來我們能在冬之前回到洛陽向陛下告捷了!”
被叫做子師的是王允,王允出身太原王氏,此時被任命為豫州刺史,由於出身名門,他在成為刺史後多有名士前往投效,此時的孔融就在他的賬下。
王允在豫州帶著郡國兵配合皇甫嵩作戰後,皇甫嵩對其很是欣賞,便邀請他一起來到了冀州參加剿滅張角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