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計中計(二)(1 / 2)

王匡帶著方悅,率兵馬近萬,向西去堵平陰津的口子,馬強和曹操帶著兵馬還在不緊不慢的往孟津趕來。

“孟德,剛剛王公節快馬來報,董賊突然出兵平陰津,他擔憂有變,已經率兵馬趕去了,現在孟津隻有韓浩率不到兩千人守著,我感覺有些不太對啊。”

馬強將王匡送來的書信遞給曹操看,曹操看了一下,想了想,道“黃河雖為險,但洛陽以北,渡口頗多,董賊船隻不少,如真要偷襲,當借夜色用兵,怎會如此大張旗鼓?

我看董賊恐怕是要用計了。”

馬強點頭道“我猜測董賊要麼就是想借此吞下增援的王公節兵馬,要麼就是想借機攻打孟津渡口,反客為主。

我看不如我二人兵分兩路,我去孟津,你去平陰,防止董賊有詐!”

曹操覺得馬強之前多有苦戰,現在是應該自己當主力了,沒怎麼細想便應了下來,當即讓夏侯淵率騎兵為先鋒,自己帶著大隊為後軍,趕向平陰。

等曹操的兵馬已經快看不見了,賈詡來到馬強的身後,笑道“如此一來,曹操的兵馬必定會折損大半!”

馬強不解的問道“話文和,你怎麼就判斷董卓一定會打王匡而不是打孟津呢?”

賈詡笑道“因為是我,我也會如此,平陰渡附近還有冶阪津等多處通道,董卓軍完全可以讓一兵馬纏住王匡,然後讓另一路繞道攻其後部,平陰渡附近都是平原,很適合董卓的騎兵發揮威力。”

“那曹操一去,不就解圍了?”

“平陰渡再往北,那就是一片地勢複雜的山地,名喚起風嶺,李儒如果算到了盟軍有兵馬來援,就必然會再派河東的兵馬出箕關,埋伏於側,曹操的兵馬解了王匡的圍之後,反會陷於其中。

明公,現在我們要做的,便是奪下孟津!”

聽賈詡如此有把握,馬強不再猶豫,下令進軍。

再王匡,他帶著兵馬到達平陰津的時候,董卓的兵馬已經開始搶岸了,王匡急令方悅率兵加入戰鬥,一開始,戰局就達到了高潮。

王匡是何進的老部下了,旗下兵馬在盟軍當中,也算精銳,這也是為何他能一人獨占一路的原因,方悅更是河內名將,一杆長槍數十人難近其身,王匡站在高處,看到方悅將董卓軍慢慢壓向河岸,心中大慰。

還好自己來得快,否則讓這些兵馬立住了腳,河內恐怕就要不保了。

正欣慰呢,突然聽到東邊傳來陣陣喊殺聲。

王匡急忙看去,一支兵馬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了東邊,這支兵馬擁著一杆大旗,旗上寫著李,旗下一將,正是董卓大將李傕!

李傕讓部下胡封率騎兵衝鋒,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王匡軍頓時大亂。

怎麼回事?為什麼李傕到了我身後?

王匡的腦袋裏全是問號,但戰局如火,哪裏容的他細細思量,他隻能一邊分兵阻擋,一邊讓方悅回援。

一場大戰,廝殺了近半個時辰,王匡的兵馬雖然還算精銳,但在李傕率領的這支在西涼打老了仗的軍隊比起來,真的是完全不夠看,方悅渾身浴血的衝到王匡身邊,喊道“明公,抵擋不住了,你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