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海要糧(1 / 2)

——門外

賈詡拿著一疊電報等著馬強,見馬強出來,見禮道“明公,各地除蝗均有消息來報,請明公過目。”

聽到是蝗蟲的消息,馬強立刻接了過來,看了幾張笑道“不錯啊,燒田的工作進行的很順利,我們派駐的巡視組還有錦衣衛穿回來的消息都一樣,這樣看來,明年的蝗災就會好很多了。”

“明公,這是另外一份單獨的電報,是曆城的一個村,組織挖掘蟲卵,隻用了一就挖出了一棺材的蟲卵,經辨認,均為蝗蟲卵。”

“一棺材?”

這算個什麼計量單位?曆城的風俗這麼奇怪的嗎?

馬強接過那份電報,看了一會,喃喃道“一的時間,百餘人,就挖了一棺材....這得有多少蝗蟲卵啊..”

“雖然必然會有很多沙土雜加其中,但其數量也不會少,明公,一斑窺豹,今年的蝗蟲留下了不少禍根啊!”

賈詡的話讓馬強沒法再淡定了,蟲子的繁殖能力他當然知道,今年的蝗蟲已經多到一腳下去好幾隻了,如果明年再翻個幾倍,他非得絕收不可。

要知道,現在他手裏最缺的就是糧食。

1世紀以後,國人大都已經忘記了什麼叫缺糧了,超市的大米好像怎麼都買不完,大家營養豐富的讓各種健身館蜂擁而起。

但在1世紀之前的幾千年,缺糧才是中國這片土地的主題。

即使一年不缺糧,明年也不知道是什麼年景,因此沒人敢浪費口糧,也因此,大部分後世家庭中的老人對倒剩飯剩菜這件事都可以和孩子們幹一架,沒辦法,他們那一輩實在是餓怕了。

此時的青州除了平原外基本都沒有存糧,明年按照馬強的計劃還得靠和徐州等地的貿易接濟,如果明年蝗災大起,後麵三年都不一定緩的過來。

“...文和,我們得做兩手打算了。”馬強背著手走了幾步道“子龍在東萊是否有消息傳來?”

北海的黃巾軍隨著管亥的投降很快就平息了,但東萊的主力是海賊和宗賊,這就不是簡單能平定的了。

“東萊郡各地見到我軍開入,都在偃旗息鼓,擔心招惹我軍注意,海賊也暫時退去了。”

“宗賊呢?”

“宗賊自然是重新成為了良民...不過到底是否為良民,還要看政令推行了。”

宗賊到底指的是什麼,在後世是有爭議的,在唐朝的章懷太子李賢的注解中認為宗賊乃宗族,是在亂世中結寨自保的大宗族,他們入則為民,出則為賊,如從官,則為軍,如後來跟隨曹操的許諸、李通等人都是這個群體的代表,這自然是因為剛剛從世家政治中走出來的唐朝皇室太清楚大宗族的威力。

但同時還有一種宗賊是賨賊,這個賨是賨人,是和山越人一樣的古代少數民族,活躍在巴蜀荊揚,那邊的宗賊往往是賨人。

此時馬強的,自然是前麵一個宗賊,也就是當地結寨自保的豪強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