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管承的投降,其餘一些股的海賊要麼偷偷上岸重新當起了老百姓,要麼駕船南下遠離這塊傷心地,青島乃至青州的海岸線頓時安靜了下來,漁夫也可以安心出海捕魚,一切都仿佛回到了數年前的太平年景。
“明公,管亥等人進兵順利,盧鄉等地的豪強叛亂已經陸續被平定了,另外其他各郡中隻有北海孔融對明公此舉頗有微詞,並且稱病不出,北海國的大事務,都由各級官吏自行處置。
濟南、齊國等地的清田工作也都進展的很快,想來百姓可以趕上春耕了。”
馬強聽著郭嘉的彙報,點頭道“那就好,至於北海嘛...孔文舉就這樣,不過北海國的事情他本來也沒管過多少吧...
奉孝,你對士族的情況比較熟悉,這孔家這一代還有其他人物嗎?”
“褒成侯孔完早卒無子,如今守廟的是其弟孔讚,但要襲爵的卻是孔讚子孔羨,孔羨和孔融同輩,此人如今還年幼,尚在家中學習家學。”
“那就好。”馬強暗暗記在心上,繼續問道“青州各地的鹽場情況呢?”
“已經整理成冊,明公請過目。”
馬強接過郭嘉遞來的一本冊子,一邊看,一邊對照著掛在自己身後的青州地形圖。
早在商代,山東地區已經開始使用地下鹵水製鹽,管仲時期的齊國更是大力發展發展鹽鐵業,使得齊國強盛於一時,成為春秋第一霸。
因此,青州的很多豪強,也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煮鹽賺錢。
馬強做為後世人,自然知道這鹽的利到底有多大。
鹽商,在曆朝曆代都是土豪的代名詞。
後世的華夏,在抗戰時期,鹽稅更是成為了重慶政府的重要經濟支柱。
一直到解放之後,鹽才成為了便宜到沒人在意的調味品。
鹽不僅僅能調味,它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醃製保鮮,這對於馬強太重要了。
如果沒有鹽,馬強的向海要糧的計劃,要到的恐怕就是一塊塊腐肉了。
“果然,都是煎鹽之法...太不環保了。”
馬強正看著,外麵黃敘走進來報道“明公!糜竺、糜芳求見!”
“哦?糜氏兄弟來了?快請!奉孝,這鹽的事情我還要考慮一下,等會再。”
糜竺帶著糜芳走了進來向馬強見禮。
馬強揮手讓二人坐下,糜竺看向馬強,不由感歎不已。
誰能想到,馬強居然如此狠厲,短短一年不到,就乘黃巾之亂,席卷了整個青州,更依靠清田之策把反對自己的士族殺得七七八八。
糜竺嚴格來也算是豪強,而且他的土地也不少,但他卻很支持馬強清田的政策,一方麵是他的田地大都是靠錢正大光明買來的,沒有高官支撐的糜家行事一向謹慎,另一方麵也是他這些年走南闖北,看的明白,如果土地兼並再繼續下去,即使沒有黃巾軍,也會有紅巾軍的。
“子仲,我讓人給你帶的文章,你看了嗎?”
糜竺點頭道“明公之文,在下日夜通讀多遍,隻覺得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故而不敢怠慢,前來拜見明公。”
“平原錢莊的擴建已經是迫在眉睫了,如今隻是青州,我想待下商賈發現了錢票的好處,必然會流行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