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槍(1 / 2)

——文醜大營東門

文醜的軍營不是堅固的城營或壕營,而是木棚營。

古代的營寨有多種類型,最堅固的就是城營,會挖土建築土城,城內設置望樓、望杆;城外挖壕溝和陷阱,這樣的營寨,實際上就是一個軍事堡壘,短時間內難以攻克,例如曆史上曹操和馬超的渭水之戰中,曹操就利用冷水可結冰的特性快速修建了這樣的城營,使得以騎兵為主的西涼軍無可奈何。

其次就是壕營,也就是挖壕溝取土,然後將挖出的土堆於內岸排緊,如此不用築城就可以高出地麵四、五尺,這種一般是需要長時間駐紮時搭建的。

再次就是木棚營,也就是簡單的伐木為營,將砍伐的木段圍成柵欄,這樣的工作量,但防禦力並不高,因為時間緊迫,軍隊不可能和電視裏一樣,將木材砍伐打磨成木板,建的和個圍牆一樣,真正的木棚營,其實就是一道簡易柵欄,有的軍士偷懶,一腳都可以踢開。

再往下的,還有立槍營、櫳槍營、車營、拒馬營,這就完全不需要土工作業了。

但最下的,其實還有繩營,就先將長槍插在土裏,然後綁上繩索,圍成一圈,頗有一種畫地為牢的感覺,目的是為了困住牲口,幾乎沒有防禦功能。

其實在行軍途中,一般都是繩營或者槍營、車營,否則一就這麼長時間,又要砍伐樹木又要搭建圍牆的,你還走不走了。

文醜搭建的就是木棚營,圍牆就是木柵欄,兩根木頭之間大概有一個人頭那麼大的縫隙,即保證人不能進出,又能讓軍士可以通過這個縫隙來攻擊營外的敵人。

而這,也就成了黃敘眼中快速攻下營寨的漏洞。

一個營,兩千獨立師將士排成四排,前麵一排是手持刀盾的近戰兵,後麵兩排是因為無法使用手榴彈而手持長槍充當第二梯隊的長槍兵,最後一排是手持火槍的火槍兵。

這些軍士的站隊很有趣,都互相隔著大概一個腦袋那麼大的距離,明顯是衝著對麵的柵欄去的。

“全體注意!火槍兵上刺刀!!”黃敘手持一杆加了刺刀的火槍,站在了火槍兵的最前麵。

“我們是獨立師!是鎮北軍中最特殊的存在,很多人都我們打仗隻是依靠火器,不敢動真刀真槍,今,我們就用我們的刺刀和長槍告訴他們,無論有沒有火器,我們獨立師,都是鎮北軍中的最強軍!”

黃敘猛地舉起刺刀大喊“獨立師萬歲!!”

“獨立師萬歲!!!”

“擊鼓!前進!!”

“咚!咚咚!!咚!咚咚!!”

配合正步的鼓敲了起來,黃敘舉著上了彈藥和刺刀的火槍,慢步向文醜軍寨的東門走去。

東門守將是黑山軍的李大目。

李大目自然不是他的本名,他的本名是李大,窮苦人家的孩子不需要什麼好名字,老大就叫李大,老二就叫李二,隻是因為他的眼睛大,後麵慢慢也就叫李大目了。

李大目看著對麵慢步走來的獨立師,奇怪的道“這些站在後麵的家夥手裏拿著的都是啥?這槍怎麼怪模怪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