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樣一樣的(1 / 2)

接下來的五日,樓班都沒有出過房門。

難樓等人不時的來找樓班,希望這個未來的單於能告訴他們那夜馬強到底和他了什麼,可惜,樓班完全陷入了《五洲圖誌》的世界,並且讓人到市場上尋覓《山海經》,可惜這樣偏門的書,市場上哪裏會有賣,最後還是馬強派人將書送到書店,樓班才能一睹《山海經》的容貌。

樓班要《山海經》,自然是為了互相印證,畢竟,馬強他的《五洲圖誌》是修正後的《山海經》不是。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樓班看著《山海經》,隻覺得無比神奇,九個腦袋的蛇,這腦袋是並列的呢,還是豎列的?又或者是八個腦袋圍著一個?

樓班想了半都沒想明白這九個腦袋該怎麼擺。

再看《五洲圖誌》,樓班翻了好一會兒,才找到對應的內容。

“相繇,又名相柳,《山海經》有載其有九首,九實為鳩,此蛇雖為蛇,頭部卻像鳩一樣,兩側有肉,又有劇毒,當為飯匙蛇,又名眼鏡蛇,此蛇分布於大荒洲南部、中部及黑原州。”樓班再看邊上的插畫,看到的是一隻頭部扁腫的蛇。

“奇哉!奇哉!”

繼續往下看,又見“文鰩,狀如鯉裏,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

會飛的魚?這是什麼?

再看《五洲圖誌》“文鰩,飛魚也,此魚狀如鯉魚,魚鰭極長如鳥翅,能夠躍出水麵到數丈高,借魚鰭滑翔,在空中可停留四十餘息,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一裏,分布於大荒洲之南海及東海。”

《山海經》曰“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犰狳。”

《五洲圖誌》曰“犰狳,布於東勝州中部及南部,頭、身、尾均有骨甲覆蓋,耳尖嘴。前爪有力,善於挖洞,不擅搏鬥,見危則蜷縮一團,古人誤為眠。”

就這樣,樓班看了兩兩夜,如果一開始他對《五洲圖誌》的內容還有些半信半疑,但越看到後麵,越覺得是真的。

不因為別的,就因為《五洲圖誌》裏麵的各種珍禽異獸的分布寫的太詳細了,甚至有的就在鮮卑,可以,樓班隻要回去派人去鮮卑西北部的人打聽一下,就可以知道是不是有一種鼻子很大,大到都看不見嘴巴的高鼻羚羊,不過在《山海經》中,這個羊被描述為“其狀如羊而無口,不可殺也,其名曰?。”

因為馬強隻了借,沒可以抄,樓班也不敢偷抄,隻能強迫自己盡量背下來這本奇書,一直到第五日的黑,樓班才散亂著頭發,紅著眼睛從房間裏走出來的時候,守衛在外麵的齊阿虎都嚇了一跳。

“賢王你,你這是?”

“無礙,待我去見鎮北將軍馬上五日的時限就要到了!”

現在,樓班對馬強是更加的恭敬了,光憑借這本《五洲圖誌》,就足以讓一個人成為大家,流傳千古了,而這還是馬強隨手丟出來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