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孫策走出大門的時候,他還是暈的。
五十萬石,這麼多糧食,從哪裏去搞啊?
“公瑾,五十萬石?就是把丹陽的軍糧拿出來,我們也不夠啊,十日這不是在難為我們麼!”
周瑜毫不在意的笑道“我家裏還有十多萬石,可以全部拿出來,吳郡守那最少也能借五萬石,也就是,我們隻需要再搞三十萬石就可以了。
伯符,你可知道廬江郡守陸季寧是哪裏人?”
“知道啊,吳郡啊。”
“那不就行了,如今陸氏大都在廬江,對吳郡的這些明爭暗鬥並不感興趣?隻是不願意做第一個惡人罷了,他不願意,我們可以幫他們啊,讓陸氏把糧食賣給我們,我們再轉賣給鎮北軍不就行了?走,我們去找陸氏,他們一定願意的!”
孫策聽得一愣一愣的,怎麼自己絕對是大的問題,在周瑜手裏,好像就不是個問題。
“這也行??”
“當然行!快走!!”
事情和周瑜猜測的一樣,當聽到周瑜的提議,並且周瑜許諾隻當中間人,不收一錢好處,並且會讓鎮北軍給予陸氏最好的價格後,陸歡立刻同意了這暗度陳倉之計,在現在這個亂世,陸家內部早就定好了往廬江發展的計劃,畢竟,在廬江,陸家是有兵馬在手的。
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當得知陸氏在調集糧草時,其他三家也坐不住了,即使是張允,也不得不陪著笑臉,一邊胡八道,一邊拉著甄儼表示郡守願意用糧草買鎮北軍的北貨了。
甄儼看著不斷運到倉庫的糧食,笑的眼睛都快沒了。
現在他的問題,不是買不到糧食,而是船好像帶的不夠多啊!
——
“七十萬石,還買了十三艘海船,租借三十五艘”
漢代的一石大概是後世的十五公斤,一萬石就是一百五十噸,現在一口氣拉來了七十萬石,已經是上萬噸的糧食了,麵對普遍載重隻有幾百噸的漢代海船,甄儼的確需要另外租借購買海船來運糧。
“甄儼做的好啊!”馬強拍掌笑道,他心裏的一塊巨石也終於落地了。
鎮北軍本就有糧食危機,這一次得了幽州,雖然有了一些補充,但還是不足,如今打通了和揚州的商路,這才徹底盤活了危機四重的鎮北軍經濟。
更重要的是,鎮北軍可以發動強大的工業能力,源源不斷的將工業品運到南方換成農業品,形成工農剪刀差,為以後平定南方做準備。
“不過孫策和周瑜居然還是在一起了,並且還想要火炮”馬強撫須思索了起來。
曆史告訴我們,不能自己生產,即使買再多,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依舊是會出事的。
隨著後世的經濟發展,漸漸又有人開始鼓吹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想,並且認為這是國際分工的必然趨勢,還喜歡動不動把燈塔國拿出來舉例,認為燈塔國一樣有很多東西是造不出來的,比如頂級光刻機,全世界就荷蘭一家有,何必自己造呢。
但這個邏輯,其實是不對的,因為後世的燈塔國憑借自己的軍事、經濟、政治上的霸權,根本不怕別人不賣,人家能實現想買一定能買到,你兔子國能嗎?最少在馬強穿越之前,依舊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