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征北軍,一共有九個軍,獨立師,閻柔的騎兵第一師,趙雲的騎兵第二師,太史慈的騎兵第三師,共九軍四師。
這一次,算是擴軍了一半有餘了。
在通過電報不斷討論後,新的四個軍,三個騎兵師的主將名單新鮮出爐了。
第十軍,軍長韓猛,呂曠副之。
第十一軍,軍長鄒丹,韓荀副之。
第十二軍,軍長周戰,王摩副之。
第十三軍,軍長顏良,呂翔副之。
騎兵第四師,師長鮮於銀,哈拉副之。
騎兵第五師,師長文醜,韓定副之。
騎兵第六師,師長文則,趙睿副之。
因為這四軍三師中有不少袁軍降將,因此將領人選大都是袁軍的降將。
而對於之前頗有戰功的鮮於銀等人,也予以了提拔。
但總的來,這一次的任命還是以招攬袁軍為主線的,因為這幾個軍和師預計完成建設需要三年,這三年的時間,足夠馬強將其中大部分人都打上他的烙印了。
隨著擴軍將領名單的發布,在大雪之中,這一年算是過去了。
此時河北一統,對於征北軍隻是時間問題,兗州曹操和呂布依舊在對峙,劉備麵對袁術的進攻,正在調兵遣將,準備用袁術的血來鞏固自己在徐州的地位,益州的劉璋則是在關門睡覺,荊州的劉表正在軟硬皆施的想徹底吃下荊南四郡,散裝揚州即將迎來新的變數,交州或者應該叫交趾刺史部的朱符則看著北方想著父兄的安危。
大漢的未來,依舊撲朔迷離,在亂世中的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活著。
初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9年,到了。
似乎上也覺得要給下人一個預警,這一年剛剛開始,就發生了日食。
這讓長安的朝廷有些惶恐不安,最後在楊彪等人的建議下,劉協下詔大赦下,以此來祈福。
——長安
此時剛剛散朝,大臣們三五成群的走出大殿。
為首的,自然是董旻、牛輔等了。
“也是見鬼了,剛剛過完年,就發生了日食,今年不會有什麼災異吧。”牛輔神神叨叨的著話,邊上的董旻聽著笑道“不過是日食罷了,那幾個老兒不是了麼,日食時常有之,隻要大赦下,就會沒事的。”
牛輔搖搖頭,他總覺得會有什麼大事要發生。
“不這個了,徐州的事情你覺得該如何處理?”董旻問道。
陶謙病故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長安,同時劉備自表為徐州牧的文書也跟著到了。
本來麵對無法控製的徐州,長安朝廷本來也沒什麼想法,就準備閉著眼睛認了,畢竟劉備據也是一個漢室宗親。
讓漢室宗親當州牧,以此來擴大長安朝廷的影響力,這是楊彪等士族所確定下的原則。
沒辦法,現在的關東,明顯就是群雄割據,很多人都已經不聽朝廷命令了,如此下來,朝廷就會威信盡喪,最後甚至被人拋棄。
而要避免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任命漢室宗親為諸侯,雖然這也是飲鴆止渴,但做為漢室宗親,他們然的要維護朝廷,或者劉氏下的利益,最少在麵子上,不會將詔書丟到茅房當廁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