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先借口問受災情況,招來了三公和田景一同問話。
此時的三公分別是太尉楊彪、司徒淳於嘉、司空張喜三人,叫上田景則完全是為了讓董牛等人心安。
“如今大雨已停,各地郡縣都已妥善安置災民,隻是災民錢糧皆毀,急需朝廷賑濟!”
劉協聽了三公的彙報,點了點頭,然後道“賑濟之事就由三公統辦吧,近日災連連,不知市井之間可有傳聞?”
由於漢朝盛行人感應的法,災自然就和君臣失德相連,一般都會因此更換三公。
這讓三公的臉色都有些變了,難道陛下想換三公?
田景見狀,笑道“陛下英明,市井間卻有謠言,降大雨,皆因有大臣德不配位也。”完,就看向三公,想著哪個最不聽話。
劉協笑著點頭道“果然如此,日前長安城中盜賊橫行,就連征北大將軍的駐京辦都被騷擾,可見執金吾辦事不力!
司徒,按律,此人該如何?”
原來是想動執金吾啊。
三公對視了一眼,覺得換了執金吾也好,也省的咱們三個擔災的責任。
“陛下,按律當去職問罪!”
“田尚書,可否?”
“陛下,執金吾乃長安治安所在,當會三公五將會議此事!”
想著的執金吾是個世家子,也不是董牛等人的嫡係,換就換吧。
反正執金吾手裏也沒什麼兵將。
劉協點了點頭道“那便明日朝會議此事吧!”
楊彪等三公離開皇宮後,很快繞了一大圈重新坐到了一起。
“陛下突然要換執金吾,所為何事?”張喜不解的問道。
“無論是為了何事,吾等都當支持子!”淳於嘉表態道。
“可惜皇宮內眼線太多,難和子詳談,明日吾等隻能見機行事了。”
楊彪回到府上,又找來荀攸此事。
荀攸想了想,道“子是在為明年做準備啊。”
明年?
楊彪一算,發現明年劉協要滿十三周歲了。
由於東漢的皇帝普遍短命,十三歲的劉協已經可以進行元服之禮,宣布成年,進行親政了。
執金吾雖然比不上五大將軍府,但也已經是有兵權的職位了。
劉協想動執金吾,是在為明年親政做準備!
楊彪立刻激動的對荀攸道“陛下少年老成,必是我大漢明君!公達,你可知道陛下心屬何人?”
荀攸想都不想就道“必然是伏完!諸位臣公平日裏因為董牛等人難以和陛下親近,陛下能相信的也隻有身邊的宦官和妃子了,董承乃牛輔部曲,難以信任,而伏完世代公卿,即為外戚,又是不其侯,正合此位!”
楊彪連連點頭,表示認可,然後道“那我立刻去通知眾人,明日共推伏完!”
“不可!如要成此事,關鍵在於董牛等人的態度,明日朝會,太尉當推舉他人,讓董牛等人反對,然後再由陛下提出伏完,此事則成!”
這種官場的繞繞,家學深厚的楊彪當然也明白,之前隻是一時激動罷了,他立刻叫來家仆,暗中通知張喜等人。
次日,就和荀攸預料的一樣,當楊彪等人接連提出兩個人選,都被董旻等人以各種理由拒絕了,最後楊彪提議讓劉協提議人選,劉協最後提議伏完,順利得到了三公五府的一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