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
段日陸眷帶著數人,還沒靠近柳城,就被巡視邊境的烏桓騎兵攔下,等段日陸眷明來意後,才在幾個烏桓騎兵的護送(監視)下來到柳城。
段日陸眷一路數來,發現這一路的巡邏隊伍明顯增加了。
等到了柳城的郡守府外,看著已經排成一排的鮮卑馬,段日陸眷頓時氣的想笑。
我原來一直以為隻有我這模樣的能叛變,沒想到啊沒想到,你們這些濃眉大眼的大人們居然也叛變大鮮卑了!
這年頭,做叛徒也太難了!!
和段日陸眷想的一樣,此時的樓班已經接見了四五個來通風報信的鮮卑義士,得知又有人來後,樓班都有些苦笑不得了。
再這樣搞下去,他都不知道到底是來偷襲的鮮卑人多,還是來反正的鮮卑人多了。
“鮮卑人還真的是不知高地厚,還想劫掠大將軍鎮守的河北,別征北軍,就是我們烏桓兩郡,他們都啃不下來!”
樓班這話是有底氣的。
從檀石槐之後,烏桓打鮮卑就沒輸過!
更何況此時的烏桓兩郡,還是空前的富裕和強大。
這一年裏,烏桓發生了不少事情,也有不少的變化。
首先對烏桓百姓來,最大的事情就是東西兩個烏桓紡織廠的建立,這兩個紡織廠都有數以千計的工人在其中工作,以樓班所在的東烏桓紡織廠為例,廠內光織布機就有六百多台,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中,更別什麼紡紗機、洗滌機等等了。
當然,這樣的規模和明朝光鬆江府附近就有織機二十萬台相比簡直就是個微企業,但在這個年代,在烏桓,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筆了。
而且這個紡織廠所需要的原材料就是烏桓乃至草原其他部落自產的羊毛,而且做為地方企業,這個廠的近半利潤都會轉移支付成為東烏桓郡的財政收入,光這一筆收入,就讓樓班富裕的有些不習慣。
第二大事,大概就是大量學校的建立了,漢語、漢字從原本隻有烏桓貴族才掌握的特殊技能開始普及到普通烏桓百姓當中,烏桓百姓雖然也不明白學習這些東西有什麼用,但有一件事他們是知道的,每個月郡守府都會組織考試,隻要合格就有錢糧可以拿。
讀書能吃飽肚子,賺到錢的思想慢慢進入到這些習慣了傻樂嗬的牧民的腦中。
第三大事,就是道路的修繕,而道路的修繕使得物資運輸成本下降,進一步促進了東烏桓經濟的發展。
總而言之,現在的東烏桓郡是錢布滿庫,連帶著內武衛的經費也充足的不像話,時常訓練牧民,讓牧民可以在戰時最快速度轉化為戰士。
比如現在。
等到黑,段日陸眷才見到了樓班。
沒辦法,段部實在太了,要不是害怕漏掉什麼重要線索,像段日陸眷這樣百餘人的部落首領,是沒資格見到樓班的。
段日陸眷也沒什麼大消息可以透露的,畢竟身份太低,唯一有效的消息——也就是羊皮紙軍令記載的集結軍令之地了。
樓班並沒有因為段日陸眷沒有提供太多有效消息就對其冷漠,反而對其鼓勵了一番,這才將一日的情報總結,準備報給大將軍府。
——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