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團長可知這幾個月,從潼關到長安,董旻等人新建了數十座烽火台?”荀攸問道。
“老夫當然知曉,這田景倒是有些智謀,有這些烽火台在,我軍要打長安就隻能硬打強攻了。”皇甫嵩點頭道。
“是啊,所以需要一個辦法,讓我軍即使到了烽火台下,賊軍也不會示警才行。”
“計從安出?”
荀攸將自己的計劃了出來,還沒等皇甫嵩話,皇甫堅壽拍案而起喊道“荀攸!你怎敢詛咒我父!”
荀攸沒有搭理皇甫堅壽,而是看著皇甫嵩。
皇甫嵩哈哈笑道“此計甚妙!吾兒不許如此,老夫死都不怕,還怕這些嗎?”
荀攸幾人看著神情自若的皇甫嵩,心中敬歎,有些事情年輕的時候無所謂,老了可就是忌諱,皇甫嵩能如此,確實不易。
——兩日後長安
大雪下的長安街頭上幾乎沒有行人,隻有不時走過的一隊軍士宣示著這座昔日大漢帝都還是有人煙的。
看著外麵漸漸了的雪花,感受著刺骨的寒意,田景站起身活動了一下身子,然後又擔憂的拿起桌上的竹簡。
竹簡上寫滿了各種數字,這是長安糧倉賬冊的一卷,這上麵的每一個字都在告訴田景危機就在眼前。
去年的大旱和戰亂使得關中收成幾乎隻有往年的三四成。
這麼點糧食,別秋收,夏都不一定能熬得過。
當然,如果這些糧食隻給軍士吃,那還是夠的。
而實際上,長安這邊就是這樣做的。
用李傕的話來,長安方圓百裏,別百姓的糧倉了,就是耗子的過冬糧都已經被他們抄出來了。
至於百姓的死活,他們是顧不上了。
反正你們可以易子而食不是?
當然,這也是田景還是不夠狠毒。
要是程昱在,肯定會告訴他,其實讓百姓易子而食是浪費,誰吃不是吃啊。
“等開春後必須讓軍士屯田了,另外還得到漢中和涼州買些糧食但涼州自古就是缺糧之地,漢中運糧也是不便難啊”
田景背著手思索著該從哪裏多挖一些糧食,屋外傳來一陣愉快的腳步聲。
“田先生!喜事!大喜事啊!!”
田景往門口一看,卻見董旻快步走了進來。
為了防備河北軍可能的進攻,董旻、牛輔、李傕三人也不再團在長安等死,而是由李傕駐守渭水之北的左馮翊,牛輔駐守驪山下的曲郵城,並且不斷對這座城進行擴建,準備把這裏打造成新的潼關。
在後世,這座曲郵城也的確改名為臨潼,成為入長安的衛城。
而董旻,則守在長安城內,和田景一起指揮大局
“董將軍,有何喜事?難道是找到了哪一處我們沒找到的糧倉?”
現在田景腦子裏隻有糧食兩個字了。
“這倒沒有”董旻被田景這話給噎著了一下,然後道“是從鄭縣傳來的消息,皇甫嵩那老不死的快要死了!”
“皇甫嵩重病了?”
董旻坐到一邊的位置上道“這寒冬本就熬人,皇甫嵩年紀也快到七旬了吧,他叔叔皇甫規不也就活到七十歲麼,我看的確是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