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笑著點了點頭,問道“貴公子年齡幾何?可有表字?現為何職?”
溫恕回道“尚未加冠,年十七,也未出仕,還在讀書,聽聞大將軍來,心生仰慕,故而隨隊來見。”
“哦?如今朝廷正開恩科,可準備舉孝廉?”馬強看著溫恕問道。
“哎,此子不孝!多次勸我並州多年戰亂,鄉黨宗親困苦,讓我散盡家財來救濟鄉民,我也無奈,隻能應了,害得我三日隻敢吃一次肉,這樣的逆子,如何能舉孝廉!”溫恕長籲短歎的道。
馬強聽了溫恕這與其是在批評不如是炫耀的話,撫須大笑道“好!如此不孝子,正應好好教導,溫公如願意割愛,我大將軍府辦公院還缺少一端茶倒水之人,倒是個曆練的位置。”
“如有大將軍日夜教導,那可是太好了!”
二人當下達成了利益交換,馬強便邀溫恕上車,二人單獨在車內話。
“溫公,涿郡此次所舉的孝廉都是何人?”
馬強直接開門見山的問了起來。
溫恕歎了口氣道“卑職就是要和明公此事的,此次朝廷求賢,本是一件好事,可明公你看看此次舉孝廉的流程辦法吧。”
“流程辦法?”
馬強接過了溫恕遞給他的一份文書,然後細細看了起來。
此次舉孝廉本就是盧植、張溫所提,馬強也明白是朝廷想借機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在盧植等人答應即使孝廉下放地方為官吏,也要遵守大將軍府製定的規章製度後,便沒有太上心,更沒有深入的了解此次舉孝廉的辦法和往年有何不同。
畢竟這是朝廷察舉,和大將軍府無關。
這仔細一看,馬強的眼珠則越瞪越大了。
這一次的察舉,張溫以擔心地方所舉之人無才無德為由,由司徒淳於嘉選一人為總選官,然後再選十三人為大選官,讓這十三人負責各州的察舉之事,由總選官負責下察舉之事。
到此,也還正常,但後麵就不對勁了。
這些大選官有權在負責的州郡中挑選地方德高望重之人為選官,然後一同評定待選之人是否應該被舉。
而且為了防止地方官方搞利益交換,這個選官沒有俸祿,也不得是在職官吏軍將擔任,隻可由在野之人擔任。
也就是,在這一次的舉孝廉中,地方官吏被完全排除在裁判員隊伍外。
馬強用腳指頭都能想到,這些所謂的德高望重之人,必然是原來的世家大族的族老或者當地名士。
這些人基本都是馬強改革政策的利益受損者,所推選出來的孝廉,自然也都成了馬強車上名單中的人物。
“原來問題出在這了”
馬強不由對想出這個辦法的人好奇了起來,也明白了為什麼賈詡、郭嘉等人都沒有對他告警。
因為這種推舉之法其實和原來的推舉之法沒什麼本質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原來的地方裁判是郡守,而現在變成了朝廷派下來的選官。
但因為這本就是朝廷察舉,這種為防止地方糜爛的辦法也是情理之中。
其實現在這種察舉法已經無限接近後來的九品中正法了。
這還真的是加速了
其實這種法子,有點像後世很多人推崇的美式民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