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八章 各懷心思(上)(1 / 2)

——揚州廬江

正在廬江收拾袁氏殘軍的孫策接到曹操的來信,也陷入了猶豫。

其實他所在的揚州各郡和馬強占據的河北是一點都不挨著。

而且和河北的貿易還為他帶來了大量的錢財以及軍械物資,和河北決裂實在沒什麼好處。

可這樣的會盟大事,如果不參與,孫策也擔心日後中原會無自己立足之地。

派係鬥爭的時候,中間派做得好是兩邊拉攏,做不好,可就是兩邊一起打壓了。

而且廬江局勢複雜,荊州、交州都滲透到了廬江中,這裏正上演著一場型三國演義呢。

如果這個時候他撤軍,豈不是把廬江讓給了荊州或者交州?

就在孫策猶豫不決的時候,外麵傳來了周瑜的聲音。

“伯符,可是有事不決啊?”

孫策看到羽扇綸巾的周瑜,頓時大喜道“我正想找你商量,你倒是自己來了。

你看,曹操約我到沛縣會盟,目的自然是為了對付河北的大將軍,你看我是該去還是不該去?”

“瑜正是為此事來找兄長的。

這件事曹操還派人寫了一封私信給伯父,伯父的意見和我一樣,都是必須去!”

“可這一去,揚州該怎麼辦?現在朱符、黃祖的兵馬都進入了廬江,現在撤軍,這裏可就要丟了。

還有那劉繇,我們和他乃生死之地,焉能共存?”

“如果不去,我軍便是絕於諸侯,中原諸侯必群起而攻之,曹劉等人並不期望我們出兵北伐,他們要的是我們不支持馬強。

我軍擴張太快,軍中多為降卒,也的確有些後繼乏力,正好乘此機會,談定邊界,休養生息數月,待河北和中原戰起,我們再掃平揚州不遲!

至於和河北決裂我想並不會影響和河北的商貿,畢竟河北也需要揚州的糧食啊。”

孫策緩緩點頭道“善!”

——徐州州牧府

“二弟、三弟、兩位陳先生,還有諸位,你們如何看此事?”

在徐州當了幾年州牧的劉備,舉手投足之間已經有了上位者的氣度,不再是昔日那個軍頭了。

張飛性格急躁,當下道“大哥,大將軍對我們有恩無仇,而且他也沒對子如何啊?

如果大哥你決定要打,我老張自然是為大哥衝鋒陷陣,但要我老張主動打營主,我不出來。”

著,張飛一扭頭,歪著身子半癱著,一副我不管了的樣子。

劉備知道張飛一直記得昔日在紅星營時的日子,也不逼迫,而是看向了關羽。

關羽撫須道“三弟不要意氣用事,大將軍奉子令諸侯,代子行軍政之事,本就有違臣道。

大將軍也是知道此理,故而讓張公和盧公一同輔政,以堵下之口。

可按曹使君信中所言,此次是張公來信,可見即使是張公也無法容忍大將軍的霸道了。

大將軍如今名為漢臣,實為漢賊,兄長乃子皇叔,自當起兵,掃清賊,匡扶漢室!”

陳宮則反對道“不可!曹操詭詐,宮擔心曹操以結盟為名,行竊取徐州之實啊。